12月30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啟動第一批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項目,經過征集遴選、專家評審、專業評估、社會公示等環節,16個申報項目脫穎而出,開始試點。由中誠信國際牽頭,洞見科技和中誠信數科聯合申報的“基于隱私計算的債券估值體系建設項目”成功入選首批清單,以隱私計算技術賦能資管行業合規應用,促進資本市場數智化轉型。
中國證監會關于啟動首批“監管沙盒”項目的公告
一、中國版資本市場“監管沙盒”
2020年10月21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金融街論壇致辭時表示,支持北京率先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
今年3月北京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正式啟動,在中國證監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證監局與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多方共同推動下,合計收到26家機構申報的51個項目。
中國證監會首批“監管沙盒”入選項目清單
首批入選的16個項目中,申報單位包括市場核心機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信用評級機構以及科技企業,技術應用涉及大數據、人工智能、隱私計算、區塊鏈等高新技術,業務場景覆蓋智能投顧、智能運營、智能交易、智能風控、智能營銷等資本市場各類業務領域。在首批入選的申報單位中,洞見科技是“唯一”一家專注于隱私計算的技術服務企業。
二、“隱私計算+資管”,賦能債券估值體系建設
“基于隱私計算的債券估值體系建設項目”是洞見科技隱私保護計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典型示范創新應用,項目主要產出是收益率曲線和債券估值,屬于債券市場的基礎工具,服務于各大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進行一級市場發行定價、捕捉二級市場投資機會、管理資產負債水平、考核投資績效、做凈值管理等等。同時,基于估值的指數編制服務可用于被動型指數基金業績基準和ETF的追蹤標的,降低基金費率,提高市場效率,推動債券投資提質增效。
隱私計算技術在債券估值體系建設中,創新應用于安全融合企業信用數據、第三方數據、報價數據等,在數據不出域的情況下進行計算,最后輸出信用風險預警情況、發債企業違約率、信用溢價等結果,服務債券估值體系。
本項目通過隱私計算技術,首次實現了征信機構評級業務數據和非評級業務數據的安全融合與使用,更好地滿足監管要求,并創造了隱私計算新的應用場景。 據洞見科技創始人、總裁毛賽介紹,債券估值體系通過隱私計算技術將來自更多方、更多維的數據融合建立的指數編制模型,其收益率曲線的回測顯著優于市場基準債券指數。
毛賽受聘為北京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專家委員會委員
當前,我國債券市場規模日益壯大,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債券市場存量規模達113.87萬億元。“基于隱私計算的債券估值體系建設項目”正式啟動試點,將服務于萬億級的龐大市場,成為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投資決策的工具,后期還將提供基于中誠信債券估值的指數編制服務。
三、成功落地實踐,助力更多金融場景創新
作為本次監管沙盒入選項目的落地實踐,今年8月,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中證中誠信央企信用債指數,洞見科技為其提供了隱私計算技術支持。這也是首個基于隱私計算技術的信用債指數,隱私計算在債券估值體系中的應用,推動了債券投資行業的進步。
基于隱私計算的債券指數編制
畢馬威最新調研報告顯示,隱私計算成為金融科技企業關注的新興技術,有47%的受訪企業看好其未來能夠在金融科技行業發揮積極作用。洞見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專精型隱私計算技術服務商,積極推動隱私計算技術落地,服務于聯合風控、聯合營銷、精算定價、資產掃描等金融場景,已取得了數十個典型應用案例。
本次入選首批中國證監會“監管沙盒”,既是監管部門對洞見科技綜合實力的認可,也是對隱私計算技術的肯定。未來,洞見科技將以“數據可用不可見,計算可信可鏈接”的硬核隱私計算技術,持續為金融、政務等行業數據智能流通賦能,助力數據要素價值安全釋放。
監管沙盒名詞解釋
2015年11月,英國金融監管局率先提出監管沙盒的創新監管理念。監管沙盒作為一個受監督的安全測試區,通過設立限制性條件和制定風險管理措施,允許企業在真實的市場環境中,以真實的個人用戶與企業用戶為對象測試創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有助于減少創新理念進入市場的時間與潛在成本,并降低監管的不確定性。2019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北京市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探索“監管沙盒”機制。(名詞解釋來源: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門戶網站)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葉紫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