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手機廠商都采取機海戰術來贏得更多的用戶,往往一年到頭發布會接連不斷,而很多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頻率也因此加快。當然,根據個人消費能力的不同,大家換手機的原因也不相同,接下來就給大家總結3條手機不再“好用”,不能帶來最好的體驗時的現象,幫助大家把握更換手機的頻率。
現象一:性能不足
在玩游戲、或者運行比較大的程序時會出現明顯的卡頓現象,平常使用體驗一般。手機的性能主要由處理器以及內存決定,這一條主要針對一些大內存的中端機型,這些機型往往有著比較大的存儲組合,比如6+128GB,但是處理器此前的中端處理器,運行最新的游戲或者大型應用時比較吃力。
但是由于微信等日常軟件對處理器性能要求不高,平時使用也不會有太多卡頓現象出現,這一類手機多是發售價在2000元以下的手機,如果對游戲體驗或者極限性能要求不是特別高的話,可以繼續使用,但是想獲得更好的體驗,還是需要更換的。
現象二:內存不足
除了處理器外,內存也是決定手機性能的重要一環,當你的手機在運行多個APP時,如果在應用切換時出現明顯的重新加載以及卡頓現象,說明運行內存不足了。手機的內存分為運行內存(ram)以及存儲(rom),運行內存決定同時打開多個APP是否流暢,存儲決定能否安裝更多APP以及存儲更多數據。存儲空間不足尚能通過卸載不常用軟件,刪除照片解決,但是運行內存不足就沒有好的辦法了。
如果是因為內存不足引起的手機卡頓,那么換手機就很有必要了。因為內存不足幾乎同時意味著處理器性能不足,因為現在的中端機以及旗艦機幾乎都配備大內存組合,而如果內存不足就基本可以確定是配置落伍的舊產品了。所以當你的手機出現內存不足引起的卡頓時,實在忍不了就一定要換手機。
現象三:電池壽命耗盡
如果手機待機時間特別短,幾乎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要充電,這說明電池很有可能達到了循環壽命,無法維持長時間的續航了。而電池的損耗可以通過更換電池解決,性能尚且夠用的手機也不必要更換,但是對于一些較老的千元機來說,電池開始大幅損耗也說明手機的性能無法滿足現在新應用的需要了。
由于現在的智能手機都是采用了鋰電池,而鋰電池的充電循環壽命在500次左右,也就是說電池電量從0%充電到100%再放電到0%這整個過程可以循環500次,達到壽命極限后電池就會特別不耐用。但其實受各種因素影響,往往達不到500次電池循環,就會開始大幅度損耗了,按照一天一沖來計算,時間也就是兩年左右,兩年的時間足夠淘汰一臺配置較低的千元機了。
總結這三條需要換手機的時的現象,其實還是有著一個共同點:某個關鍵的性能不能滿足當下的需要了。如果你原本購買的是頂配的旗艦機,那么性能不足的時間就會相對延后,如果買了配置較低的手機,那么出現性能不足也許就一年左右。所以大家在購買手機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適合自己的手機,以保障高質量的使用體驗和經濟能力。
本文編輯:賀昱州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安卓為什么越用越卡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