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屬于薔薇科落葉喬木,是最普通、最常見的水果,居于世界四大水果(蘋果、葡萄、柑桔和香蕉)之首。蘋果果肉香甜清脆,營養豐富,熱量低,易被人體吸收,能幫助消化,素有“活水”之稱。蘋果在我國種植廣泛,其產量和種植面積均居水果生產的首位。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安全性和營養價值要求越來越高,蘋果的品質就顯得更加重要。實際生產中,農藥濫用、化肥過度施用、修剪技術不當等問題,降低了蘋果的營養價值及商品價值,嚴重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效益,影響蘋果的國際競爭力因此,研究蘋果的關鍵栽培技術及其對蘋果品質的影響,有利于規范蘋果的種植生產,提高蘋果的栽培技術水平,提升產品品質,保障農民的經濟收人。本文總結分析了影響蘋果品質的要素及關鍵生產技術,對提高蘋果品質、發展蘋果高效栽培技術極具現實意義。
1影響蘋果品質的要素
果實大小及果形
果實的大小影響果實的外觀,并且與果實的食用品質和貯藏能力有很大的關系。果實小,肉質硬,品質低下;但果實過大則肉質松,不耐貯藏。優質果品應當保持中等大小。果形是評價商品品質的指標之一,高粧的果實外表比較誘人。果形高低程度常用果形指數(縱徑/橫徑)表示。據觀察,蘋果果實在幼果期縱徑比橫徑增長快,后期橫徑增長較快。因此,假若幼果期有適宜的生長條件,果形就會長得較高,而后期生長條件有利,果實一般較大,果形較扁。
含糖量及糖酸比
蘋果含糖量約為7%~24%,占果實干物質的60%以上,是“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成份(可溶性固形物包括糖、酸、可溶性果膠、部分色素等來代表含糖量)。有研究稱,決定蘋果酸度的有機酸主要有三種:蘋果酸、檸檬酸和酒石酸,含量約為,以蘋果酸為主。這些有機酸都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產物,在成熟的過程中含酸量逐步減少,一部分用于結構物質的合成,一部分呼吸氧化分解,一部分為鉀、鈣等中和成為有機酸鹽,因此成熟的果實酸味大減。有學者提出,果實的風味不僅決定于糖、酸的絕對含量與糖、酸含量之比(稱糖酸比)關系更為密切,只要糖酸比適當,即使酸、糖含量較低,品質也很好。
維生素及芳香物質含量
蘋果有多種維生素,如胡蘿卜素、胺酸素(B)、核黃素(B2)、煙堿酸、抗壞血酸(維生素C)等。其中以維生素含量最多,通常作為評價果實營養價值的重要指標。維生素也是由糖轉化合成的,因此,含糖量高的一般維生素含量也高。蘋果的芳香味,是由芳香物質揮發而產生的。這些物質大都為高級醇及高級醇與脂肪酸作用而形成的酯類物質。芳香物質是在果實成熟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采收愈晚,芳香物質愈多。
果實色澤和硬度
色澤是果實重要的商品品質,是由于各種不同的色素引起的。它與果實成熟期光照、溫度、鉀素含量、環境水份含量密切相關。果實硬度大小關系到果肉爽脆度和耐貯藏性,硬度小,肉質松、不耐貯藏。
2蘋果關鍵生產技術
品種選擇
蘋果的品種直接影響果實的品質及產量。研究發現我國不同蘋果品種果實個體大小、果皮顏色等物理指標,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硬度等內在品質指標,均存在極顯著差異性。
2.早熟、中熟品種的選擇
我國早熟、中熟品種種植面積不足,品種結構不合理,比例不協調。常見的早熟、中熟品種有嘎拉、秦冠、喬納金、紅星等。嘎拉,色澤艷麗,酸甜可口;喬納金,單果重較大,表面光潔度高,色澤亮;秦冠,果實硬度大,耐擠壓,便于貯藏運輸,紅星外表光滑,風味較淡。
2.晚熟品種的選擇
長期以來,我國蘋果的種植重視晚熟品種。種植的晚熟品種一般選擇果實大、產量高、汁多味甜、易運輸、易貯藏的品種。近年來發展迅速的優良品種有煙富6號、秋富1號和長富2號等品種,具有長勢良好、坐果率高、表面光潔度好、耐貯運等特點,發展前景廣闊。
栽培管理
果園選址一般以地勢平緩開闊、通風透光性好、交通方便為原則,以土層深厚肥沃、保水性能好、不積水的砂壤土最為適宜。種植密度合理,株行距宜采用4mx5m,春栽(5月中旬)與冬前(11月中旬)栽培。栽植前,挖坑,挖出的土與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氮肥充分拌和均勻。將拌過肥的土壤填人坑中,然后放人苗木,伸展根系,輕輕踩實,立即澆水。栽后在苗木上離地面60~80cm的飽滿芽處短截定干,然后用地膜覆蓋樹盤,提溫保墑,有條件的可噴施植物蒸騰抑制劑,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在定干后應設立支柱,將苗木綁縛于支柱上,以使苗木垂直向上生長,增強中干優勢。在幼樹定植后的前幾年內,每年結合秋施基肥深翻土壤。并注意結合秋耕翻土對土壤進行改良,對土層薄、根系裸露的果園,秋冬要進行樹盤或全園覆土,加厚土層;沙地或黏土果園,可采用摻黏土或摻沙的辦法改良土壤。
病蟲害防治
蘋果病蟲害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和“治早、治小治了”的植保要求。蘋果園生態系比較穩定,病蟲害在一個果園可持續危害多年。一般在幼樹階段食葉害蟲多,象金龜子、象甲、卷葉蟲等。進人結果期后,果實病蟲逐漸上升,成為主要防治對象,象食心蟲、葉螨、腐爛病、早期落葉病等。蘋果衰老期,一些危害衰弱樹的病蟲害日趨猖獗,甚至把果園毀掉,如腐爛病、根腐病、吉丁蟲等。蘋果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就是應用生態學方法,根據果園生態系特點,以蘋果為中心,有機協調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充分發揮生態系中有利因素的作用,限制不利因素的發展,有效地控制病蟲數量,使經濟損失和對環境有害的副作用降低到最低程度,達到“安全、高效、經濟”的目的。
修剪
果樹樹冠是果樹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及結果部位,樹冠的形狀、大小,不僅取決于果樹品種,與修剪等人工因素有密切關系。蘋果修剪方面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樹形、砧木對光照、產量及果實品質的影響,研究發現,不同樹冠結構、結果部位對果實品質有明顯的影響。修剪可提高盛果末期蘋果樹的樹體營養,促進營養生長,促進葉片光合作用,提高蘋果產量氣修剪方式還影響果實的生長環境及摘袋后果實著色問題。摘袋后,修剪不當,果實不易著色或著色不均勻,同時造成果實的葉磨、枝磨等機械傷。在修剪方式上,應保持適宜的枝量,適當疏花疏果,有利于促進果實著色,提高優質果率,增加農民收入。
.1樹形修剪
首先,修剪定干,安排好骨干枝,清理密擠枝,整好樹形,將樹形修整成自由紡錘形。根據蘋果的長勢以及品種來進行合理修剪,通常蘋果樹最適宜的定干高度為0.7~m。其次,幼樹防寒處理。在秋栽之后進行澆水埋土處理,以防止幼苗出現失水或凍傷等情況。最后,春季保墑處理。為了使幼苗不被凍傷以及快速生長,可以在果園內覆蓋地膜,保持土壤的墑情,增加土壤的溫度,以提高幼苗的成長速度。
.2適當疏花蔬果
疏花疏果原則是根據實際及花朵、果實所在位置、疏除工作的方便、快捷程度等情況適當靈活疏花疏果。技術要點:(1)幼樹、旺樹多留花留果,這樣花芽充實飽滿、發育好、花朵大,促進早豐產、早受益;(2)成形樹體隨機留花留果,強枝多留,弱枝少留,臨時枝多留,永久枝少留。
套袋
目前,蘋果大都采用套袋處理,套袋起到保護作用,免受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套袋后果實果面潔凈,著色均勻,果粉多,病蟲害問題少,農藥殘留少,優質果率上升。套袋技術要點:(1)選用質量好的果袋,把握套袋時間,在短時間內完成,避開氣溫驟升時套袋,減少曰灼;(2)套袋時,袋口要扎緊,防止雨水等進人,導致蘋果銹病的增加;(3)解袋前灌水,減少裂果的發生;(4)解袋時在晴天進行,先解除外袋,2~3d后再除掉內袋;(5)解袋后及時摘除果實周圍遮光的葉片,并適時轉果,利于上色。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蘋果種植戶有所幫助,感謝大家的閱讀!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福建汽車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