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呼呼,今天終于做了一次快男,很榮幸能提前拿到這款小新Air14寸,2020版,并且可以在發布會剛結束就放出來這個視頻。
去年,聯想的小新Pro13真的可以用一代神機來形容了,但是很多小伙伴會覺得,唯一的遺憾就是屏幕有點小,而老版的Air14又感覺落后不少,尤其是性能釋放方面,讓人很糾結,那么今天就來給大家看一看新版的Air14有哪些改變。
先來看下基本配置:
先來看一下基本的外觀情況,
其實聯想小新系列一直以來的風格都差不多,所以乍一看去感覺也沒什么太大的區別,不過細微的差別還是有的,這個logo之前是噴涂上去的,現在這個好像是個金屬片貼上去的,說實話我還是喜歡原來那種。
B面這個轉軸經過了重新設計,變成了和小新Pro13一樣的,這樣就不會之前那樣下巴特別寬的感覺,但屏幕還是16:9的。
頂部的攝像頭依然是有這種可以物理遮擋的設計。
C面,終于用上了指紋開關二合一的這種設計。鍵盤還是比較傳統的鍵盤,鍵程比小新Pro13要長,屬于正常手感吧。
接口方面,右側依次是2個USB-A的接口,有全尺寸的讀卡器接口應該給個好評。
左側依次是耳麥接口,HDMI接口,以及終于用上了TYPE-C的充電口,取消了圓口,
不過充電器依然是這種老式的規格,想進一步便攜,還得再單獨購買適配器。另外整機只有一個TypeC接口,如果想拿來做其他的用,比如外接C口的移動硬盤,就比較尷尬了,因為這個唯一的C口被拿來接電源了。
這次從官方的宣傳海報上我們可以看出來,最顯著的提升,也是我們最容易注意到的,有兩點:
第一,內存頻率提升到了3200MHz。
第二,是使用了新一代的MX350的獨立顯卡。
我們先來說內存
市面上普通的輕薄本,內存頻率都在2133MHz或者2400MHz,連游戲本也都是2666MHz的比較多,所以這樣一個輕薄本反而用上了高頻內存條我還是挺意外的。
那么高頻內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來給新手朋友做一個簡單的科普。
我們做個比喻,醫生就是CPU,數據就是病人,醫生給病人看病,就相當于CPU來處理數據。
內存就相當于侯診室,病人在侯診室里待命,排隊去醫生辦公室看病。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假設一個病人從侯診室到醫生辦公室需要1分鐘的時間。
當然,侯診室比較小,病人肯定不會全在候診室里。醫院里還有很多病人等著要進這個侯診室,他們需要先去掛號才能進來,我們假設一個病人排隊掛號需要耗費10分鐘的時間。這個過程,就相當于硬盤里的數據要加載到內存里供CPU處理,而硬盤的速度是遠遠低于內存的速度的。
假設,我們的內存容量變大了,就相當于侯診室擴大了一倍,比如8G提到16G可以理解為侯診室擴大了一倍,原來能裝8個人,現在能裝16個人了,由于從侯診室到醫生辦公室需要的時間遠遠小于病人排隊掛號的時間,醫生診斷時的效率顯然會更高。
而假設我們的內存頻率提高了,比如從2133提升到了3200,那就相當于,從侯診室到醫生辦公室的這一分鐘的時間,縮短到了40秒左右。醫生診斷的效率同樣會變高。
那么內存大小和內存頻率哪個更重要呢?
目前來看,如果只有8G內存,還是提升容量更重要一些。其實到底哪個重要需要看不同的情況,如果內存經常處于不夠用的狀態,比如侯診室經常滿員,那么這時候增大面積,容納下更多的人更能顯著的提高整體的效率。
而如果侯診室并沒有太多人,平時就那么1,2個人在里面呆著,那么總容量是8還是16,其實意義不大,這時候反而是這個1分鐘提升到40秒更有效果。
當然,現實的情況肯定是比較復雜的,肯定沒有我比喻的這個模型這么簡單,只是為了方便讓大家理解。可能很多人會感覺,單從內存跑分的成績來看確實能看出明顯的區別啊?但為什么總覺得感知不強呢?我也看過很多的內存測試,不同的內存玩同一個游戲,結果發現幀數相差極小,甚至都可以理解為誤差,那是不是說內存規格的提升完全就沒用呢?其實這完全就是方向錯了,首先游戲主要是看顯卡,內存顯示不出來特別明顯的區別很正常。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情況,芯片,也就是CPU,GPU決定的是性能的上限,而內存、顯存,往往決定的是性能的下限,它們要做的是不成為整個系統的瓶頸,保證系統的穩定運行。
再說我們上邊的例子,決定看病速度的當然主要是醫生,而如果候診室太小,醫生每看完一個病人,就得等著醫院里的其他病人掛號進侯診室,那整體效率顯然高不了。同樣的,如果每一個病人從侯診室進醫生辦公室,都要走10分鐘,那整體效率顯然也高不了。
當內存成為系統瓶頸的時候,提高內存規格,能馬上看到極其明顯的效果,但如果內存沒有成為明顯的瓶頸,提升規格則不會有明顯的感知,但是我們顯然也不能因為這個就說提升內存規格沒用,因為規格越高,越不容易成為瓶頸,越容易讓整個系統穩定運行。
接下來,我們來說顯卡,從去年主流的MX250提升到了MX350。
主要的變化是核心采用了和1050相同的GP107,流處理器從MX250的384個提升到了現在的640個。
這個流處理器個數,大家就可以理解為,生產一批商品,MX250有384個工人,而MX350有640個工人,肯定工人越多效率越高啊,但是大家看到640相比384,工人數量提升了60%之多,實際真的有這么大的提升嗎?并沒有,因為顯存位寬,還是64bit的,ROPS還是只有16個,我這里就不詳細解釋了,可以理解為商品生產的速度倒是快了,但是運輸工人還是那么多,所以運輸工人成為了瓶頸,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工人數量增加了60%,但是實際上并沒有提升60%那么夸張。
從跑分情況來看,3DMark FireStrike,顯卡得分4400多,對比MX250常見的3600多分,大約有20%多的提升。Time Spy顯卡得分1350。
實際游戲體驗
我們先來看吃雞,最低畫質,居然達到了60幀左右,我記得之前的很多MX250是40多幀,這個還是有不小的提升的。不過雖然勉強能達到60幀,但遇到復雜的場景可能還是不行,所以想要愉快吃雞可能還是得選游戲本。
GTA5,最低畫質,達到了90多幀,這個也是有不小的提升幅度。
但是也有一些比較奇怪的現象,
英雄聯盟,最高畫質,90-120幀左右,相比之前測的MX250顯卡的版本,反而有所下降。
原因應該是LOL對CPU的依賴更強,而Icelake不如Cometlake。當然也有可能是具體的游戲優化適配和性能調度的問題。
所以總的來看,最大的變化是,一些不算特別苛刻的大型3D游戲,在最低畫質下,這個筆記本勉強可以玩了。而一些更依賴CPU的游戲,體驗則會略有下降。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測試一下這顆i5-1035G1的CPU。
CinebenchR15,跑分794分。非常棒的成績,真的很少見到icelake能跑出這么高的分,連續15輪的跑分,均在710分以上。
不過相比Cometlake,單核的成績較低,只有169分。這個應該就是造成LOL這類游戲的體驗反而有所下降的原因。
R20,跑分,1813分,單核432分。
然后我們來進行烤機測試。
在室溫23度的環境下,單烤StressCPU,15分鐘,CPU穩定在21W,頻率,溫度73度。
加入甜甜圈繼續雙烤,CPU穩定在14W,頻率。,溫度76度,顯卡頻率1500MHz,溫度69度。去年的Air14系列在雙烤時僅僅能維持在8W,略低于輕薄本常見的10W,而今年缺可以維持在14W,算是個不小的進步吧。
鍵盤溫度WASD區域大約在40度,稍微有點高,但也算正常范圍。腕托,方向鍵溫度較低,鍵盤其他的大部分區域也都在40度上下。
噪音方面,鍵盤正上方在52分貝左右,人臉的位置大約在39分貝左右。
然后拆機來看一下,散熱部分采用的是這樣單風扇雙熱管的設計,剛才忘說了,內存從之前的4G+8G的非對稱雙通道升級到了16G的對稱雙通道,不過我沒有看見,可能在主板背面。
固態硬盤的跑分成績如圖,還是非常給力的。
的電池,比之前的50Wh有所提升,實際的續航成績,省電模式下,屏幕最高亮度,音量50%,循環播放b站視頻一小時,掉電15%,雖然電池容量一樣,但是實際的續航表現比小新Pro13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與上一代的Air14相比,主要有以下變化:
CPU從Cometlake變為了icelake,極限性能略有下降,但是持續的性能釋放有了明顯的提升。
內存升級到了16G雙通道。
使用了新一代的MX350顯卡,對比去年的主流獨顯,提升約20%左右。
電池容量從50Wh增加到了。
外觀方面,B面的設計有所改變,沒有那么寬的下巴了,C面的指紋識別和開關鍵合為了一體。
接口方面,終于變成了TypeC的充電接口。
厚度從增加到了,應該是為了增強性能釋放和增加電池容量付出的代價。
總的來看,還算是一個比較均衡的水桶機,關鍵就看售價是否給力了。
好啦,那么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對大家的購機選擇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我的視頻,想看更多的科普視頻或手機電腦的購買建議,歡迎在各大平臺關注我,ID都是bonjour呼呼,感謝大家的時間,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小米8和榮耀10怎么選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