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小米發布會,更多人的關注點是在小米 10 系列上,而我,更感興趣的不是小米 10,而是連帶一起發布的配角,小米 AIoT 路由器 AX3600,也就是 小米 Wi-Fi 6 路由器。
不要問我為什么,問就是自家路由待升級。
我家的無線組網是這么個情況:
這套雙路由 + NAS 的核心,是水星無線路由 D196G,它既負責把設備接入互聯網,又把刷了梅林的網件 R7000 和群暉 NAS DS1515 接入到外網和內網。所以也可以說,水星 D196G 就是我家里大大小小差不多 20 部聯網設備的命門。
但水星這個 D196G,也只是個勉強堪用的核心而已。
它并不是什么高端路由,雖說也算是百元價位里面「閉著眼買不會錯」的實惠貨,不過把一個百元路由器當作家庭 Wi-Fi 組網核心,確實是勉為其難。不說豪門大戶,光是我住的這種 50 平米的小戶型空間,水星 D196G 也有明顯的痛點:
- 局域網內的 NAS 傳輸速度慢
- 上網體驗不好,Wi-Fi 總覺得「卡」
應該是自從換上第一天打農藥被卡到技能按不出來開始,我就一直在尋思拿什么路由把它給替換掉。
其實你如果對路由器了解稍微多一點點,應該也能知道,在 Wi-Fi 6 路由器剛開始鋪貨的這個時間節點上,升級路由,無非就是等一個物廉價美的 Wi-Fi 6 而已,因為無論是速度、延遲,還是支持設備數量上限、設備連接能耗,Wi-Fi 6 都有著先天的優勢。
不過因為目前為止 Wi-Fi 6 上市的產品還并不多,涉足的也多是高溢價品牌比如網件、華碩、領勢,所以,我才會格外期待價格屠夫——小米的 Wi-Fi 6。
價格
在相對低廉的價格上,小米 Wi-Fi 6 路由器提供了一套不錯的高速高帶寬 Wi-Fi 6 方案。
小米給 AX3600 的定價是 599,相當于 Wi-Fi 5 的中端路由的價格,不過和其它 Wi-Fi 6 無線路由比起來,這個價格就很「入門」了。華碩入門款 Wi-Fi 6 路由 RT-AX56U,價格是 899;網件 Wi-Fi 6 入門RAX40,價格是 1299。
而且華碩和網件這兩款入門 Wi-Fi 6 路由,用的還都是 Hz 2×2 + 5GHz 2×2 的 MU-MIMO 方案,和搭載英特爾處理器、定價 399 的 TP-Link TL-XDR3020一樣。小米 Wi-Fi 6 在 頻段也用的是相對縮水的 2×2 MU-MIMO,不過在 5GHz 頻段,用的是 4×4 的 MU-MIMO,和網件、華碩、領勢的旗艦 Wi-Fi 6 路由一樣。
所以要說小米 Wi-Fi 6 路由器香,應該就香在它在相對較低的價格上,比較完整地提供了一套 Wi-Fi 6 的方案。
599 升級 Wi-Fi 6,普通用戶咬咬牙也都能接受,畢竟「萬物互聯」,一個無線路由,就能決定從手機到電視、從聊天到視頻的基礎體驗,而 Wi-Fi 6 實踐的新特性,也很有針對性:
1. 帶寬更高:這里涉及到 Wi-Fi 6 的調制編碼策略,因為支持 1024-QAM(Wi-Fi 5 是 256-QAM),Wi-Fi 6 的數據編碼效率更高、承載的數據量更大,所以它的傳輸帶寬能相應大幅提升。
◎ 1024-QAM,路由器的可以承載更大的數據流量。圖片素材來源:銳捷
2. 傳輸更快:這里是得益于 MU-MIMO 和 OFDMA 技術。前者改善天線的利用效率,Wi-Fi 6 的 MU-MIMO 能同時向多個設備上行 / 下行數據包;后者是提高了信道的傳輸效率,OFDMA 可以讓 Wi-Fi 6 利用子信道同時向多臺設備同時傳輸多個標準數據包。
◎ MU-MIMO,路由器天線可以同時與多臺設備通信。圖片素材來源:銳捷
◎ OFDMA,一個用戶的數據不至于占用整個信道。圖片素材來源:銳捷
體驗
帶寬提上來,延時降下去,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是一臺好路由器。
我們對一個「好路由器」的評判標準無外乎這兩點:
- 帶寬提上來
- 延時降下去
所以我對小米 AX 3600 的期待挺有代表性。前面講過,因為水星 D196G 的帶寬和 Wi-Fi 5 的性能限制,我家無線組網有兩點缺陷,一是慢,車道窄;二是卡,限速低。
而 Wi-Fi 6 帶寬足、傳輸快的特點,理論上是恰好可以對得上我的這兩點期待的。
先說說「慢」。
慢,倒不是說互聯網的上網速度慢,因為都沒有下載的習慣,所以我家電信 100M 寬帶都夠用。慢的,其實是局域網。
我接進無線網的那臺群暉 NAS DS1515,掛載的西數紅盤的實際讀寫速度在 150MBps 上下,而水星 D196G Hz 和 5GHz 兩個頻段的帶寬分別只有 600Mbps 和 1300Mbps,理論最大傳輸速度相應只有 75MBps 和 163MBps,匹配不上 NAS 的存儲速度。
拖滿各種手機、平板、電腦之后,D196G 的 5G 頻段只能給 NAS 騰出大概 60MBps 的帶寬。50MBps 的帶寬,實際的傳輸速度浮動 10MBps 左右,差不多都滿足不了我每天下班回家 Mac 開機兩小時時間機器備份到 NAS 的需求,就更不談臨時拖大文件、傳相機照片。
帶寬不足,嚴重拉低了 NAS 的存儲體驗。實際上,在換小米 AX3600 之前,我差不多已經有兩個月沒有給 NAS 開機了。
小米 AX3600 5G 頻段的帶寬有 2402Mbps( 頻段帶寬 574Mbps),換個說法就是限速 300MBps 的馬路,150MBps 的 NAS 跑起來,完全就是全速前進了。
全西數 HDD 紅盤沒有做緩存優化的群暉 DS1515,換上小米 Wi-Fi 6 之后,我試過在 5GHz 頻段下上傳峰值將近 150MB/s,下載峰值有 139MB/s,平均讀寫速度都在 110MB/s 上下,這個平均速度和 Mac 經轉接器有線接入 NAS 的傳輸速度相當(第三方轉接器,下載峰值 114MB/s,上傳峰值 117MB/s),12GB 的單文件差不多在 4 分鐘內可以完成上傳或者下載。
所以在 5G 頻段下小米 Wi-Fi 6 的帶寬差不多可以發揮出 NAS 的大部分功力。
然后是「卡」。
我家無線網絡卡的現實可能是兩方面原因造成:戶型布局限制,或者是 Wi-Fi 5 先天不足。我測過小米 AX3600、水星 D196G、網件 R7000 的 5G 頻段下的信號強度地圖(3 臺路由都有雙頻合一的功能,不過為了排除干擾,都關閉了 頻段):
◎ 小米 AX3600、網件 R7000、水星 D196G 的信號強度對比
信號強度地圖上的顏色越暖,信號強度越高;顏色越冷,信號強度越低。戶外測試點距離路由器的直線距離在 20 米上下,室內測試則是隨機取點。
3 款路由器里面,信號覆蓋更好的小米 AX3600,也沒能拯救不了右下角臥室的信號。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戶型的限制,右下角臥室和路由器之間隔了兩根承重柱,所以臥室上網速度一直很卡,尤其是用搭載英特爾基帶的 iPhone Xs Max,玩《王者榮耀》時,那種「我卡了」的恨,簡直痛徹心扉。
如果玩過農藥,你應該知道 150ms 的延遲就足以讓你在排位里面仰天長嘆,而掛水星 D196G 的時候,我的延遲能到 200ms,網件 R7000 正常時候延遲能低一些,但是不正常時,會莫名其妙「460」……
換小米 Wi-Fi 6 呢?
還是舉例《王者榮耀》來對比,延遲上限低一些,大概在 120ms 左右,大多數時候保持在 80ms 以下的安全范圍內。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點,換路由之后,我幾乎是沒有遇到過手眼不同步的情況,而在換之前,除了 460 完全卡死,也經常會遇到延遲太高按完技能卻施放不出來的情況。
游戲延遲降低、不「卡」,肯定是有得益于小米 AX3600 更好的信號覆蓋的,至于是否和 MU-MIMO 和 Wi-Fi 6 的 OFDMA、BSS-Color 相關,我也做過一個測試,AX3600 分別開啟 / 關閉 MU-MIMO 和 Wi-Fi 6 模式(路由器后臺是支持分別開關 MU-MIMO 和 Wi-Fi 6 的),在 4 組排列組合下,分別以 5 秒 / 次的頻率反復 Ping《王者榮耀》服務器的一個節點,每組 100 個數據繪成這個曲線圖:
你可能會期待 Wi-Fi 6 和 MU-MIMO 在這個曲線圖里能有立竿見影的數據優勢,不過實際上在這 4 組數據里面,MU-MIMO 開啟時平均幀率只有 10% 左右的小幅提升,而 Wi-Fi 6 無論是否開啟,都沒有對 Ping 值產生太大的影響。另外,4 組數據的丟包率(500ms 視為丟包)也是如此,沒有太強的相關性。
解決「卡」的問題,AX3600 靠的應該還是基礎的弱信號接收能力,而不是 Wi-Fi 6 和 MU-MIMO。
所以,至少在我居住的環境下,AX3600 的 Wi-Fi 6 模式和 MU-MIMO 模式應該是沒能完全發揮實力的,畢竟我只是用小米 AX3600 拖了 20 臺左右的設備,而且我家附近的 Wi-Fi 也不算是太擁擠,5G 頻段下,大多數時候 AX3600 都能獨占一整個信道。
但是無論如何,帶寬低、延遲高的問題,小米 AX3600 確實是替我解決了,所以對于我而言,不糾結個中的細節,AX3600 對我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路由升級的選擇。
Wi-Fi 6 和 MU-MIMO 對于家用而言可能會有點高處不勝寒,不過這應該和「AX3600 是個好路由」不沖突。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六安都市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