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預裝軟件是手機行業的慣常行為,手機預裝軟件意圖也由最初的為用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服務功能,進入到后來的運營商定制機時代,此時,預裝軟件更為常見。再后來逐漸演變成手機廠商逐利的工具。
手機預裝軟件已經形成了一條涉及到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軟件提供商、經銷商等主體的利益鏈。據悉,每部手機預裝一款軟件,手機廠商即可獲利1-5元,這是導致廠商不顧消費者使用感受的直接原因。
長期以來,消費者被手機預裝軟件存在的無法卸載、占用內存、手機卡頓等問題困擾,卸載預裝軟件不僅費時費錢,還需冒著不維修的風險。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安卓手機平均預裝軟件數量為9.2,而近八成用戶不會使用或僅使用一小部分預裝軟件。
近日,由工信部在去年年底發布的,有關手機預裝軟件可自主卸除的規定最終落地。規定中指出除基本功能軟件之外的應用軟件都應做到可自主卸載。
規定一出,手機廠商紛紛響應,最新的MIUI 8體驗版已經實現了用戶自主卸載預裝系統,用戶可自主卸載指南針、計算器、掃一掃和游戲等應用軟件,雖然還只是體驗版,但是小米已經在行動了。另外,三星GALAXY S8+、華為等手機品牌商已逐步實現預裝軟件自主卸載;蘋果手機在只需將系統更新到iOS 10,包括日歷、天氣、語音備忘錄、視頻、股票、iTunes Store、FaceTime在內的這些應用,都可以進行刪除。
就目前來說,如果政策可以真正落實,這一規定將很大程度上改善用戶體驗,對于實現手機安全有著重要意義;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手機預裝軟件一定程度上是一手機品牌生態系統的展示,而一旦把自己獨具的應用商店、云服務、游戲、管理工具等刪除,那么品牌與用戶之間的唯一連接點就只有手機本身,此時應如何實現手機品牌的區分和用戶偏好呢?這對未來手機品牌自身的生態系統建設帶來很大的挑戰。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未來,對于手機廠商來說,仍然可以安裝預裝軟件,但是預裝軟件的質量將不斷提升,這也將對整個軟件提供商產生一定的沖擊,不久,將會有大量的使用感不佳、不合規定的APP被市場淘汰。
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山西信息港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