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5年,當你在地鐵里看到薛定諤赫本版知乎廣告時,第一反應是“咦,知乎居然也做地鐵廣告?”并接著附上一句 “巴特我沒有看懂,衰!”的話,那這兩天,這個驚訝一定會變成“嚇,我竟然能一眼就看懂知乎的廣告?”
雖然有些廣告詞讀著還是拗口,但不得不承認,知乎這一波新的大字報廣告對腦回路的要求確實不高:
(我是一個廣告,我喜歡你盯著我看——人工智能能產生感情嗎?)
(人美也要多讀書,同時你得有知乎——我們看臉的時候,到底在看什么?)
(你的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怎樣花更少的錢提升出租屋的格調?)
有些可能會難倒一部分文科生:
(好老板就像有理數,有,肯定是有的——有哪些違背直覺的數學問題?)
但多數真的是幼兒園孩紙都能讀懂的大白話:
(算了,不買了——女人有哪些心口不一的話?)
(哥們兒,還站著呢?——公交地鐵中如何判斷誰要涂鴉?)
(又吵架了,因為把她拍丑了——怎么拍出能讓她滿意的照片?)
巴拉巴拉,類似的文案有太多,TOP君就不一一例舉了,總之,在今日頭條今天體、一點資訊馬賽克體、網易云音樂評論體之后,大字報廣告界又入坑了知乎。
五彩斑斕的不規則涂鴉、藍框內簡單直白的廣告詞再加上代表性的知乎體反問句,很顯然,知乎這輪廣告的目的還是拉新,但跟2015年的薛定諤版以及2016年的“我是誰”版相比,這一輪拉新流量的層次更為大眾!
2015年不知所云的畢加索知乎廣告
2016年富土康生產線工人張全蛋同款“我是誰”廣告
而除了廣告能看懂之外,Slogan的變化也透露出知乎去精英化定位的決心。之前的Slogan“認真的問答社區”側重嚴肅的內容生產,更偏向于是一個精英問答社區,而新的“每天知道多一點”更類似高配版百度知道,目的是滿足大眾信息獲取升級的需求。
核心用戶流失,維系老用戶、吸納外圍新用戶一直都是知乎面臨的難題,UGC優質內容是它的生命線,但通過商業化在互聯網叢林中活下去同樣需要考慮,除了線下的知友聚會活動鹽Club以及正在探索的知識付費平臺知乎Live外,知乎的商業化也頗具想象力,畢竟這里都是廣告主覬覦的三高用戶群。
為此,它確實慢慢降低了廣告門檻,除了去年7月采用邀請機制新增機構賬號(類似微博藍V,以前只允許個人開設賬號)外,它在信息流原生廣告上也有很多嘗試,姿勢很知乎。
但作為精英階層聚集的社區,過多的廣告滲透難免會侵蝕他們的精神潔癖,更何況現在知乎又有了更為大眾化的定位,不知流失嚴重的原住民作何感想?畢竟,2013年知乎向公眾開放注冊后,雖然它的用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從40萬激增到400萬,但隨后就出現了老用戶離開潮。當它引以為傲的精英族群開始轉移,它的吸引力不知還能否延續?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撫州都市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