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抗擊新冠肺炎期間,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的直播火了!這是中國電信天翼云聯手央視頻,開啟的24小時不間斷的4K高清直播,讓億萬網友共同見證了中國速度。從最火直播到5G遠程醫療、再到云會議,這背后都有中國電信天翼云的身影。
2月26日,作為中國電信天翼云的重要節點,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項目正式開工,成為武清區復工以來首個開工土建工地。
中國電信京津冀大數據基地項目位于天津市武清區高村科技創新園,規劃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投資102億元,為國內投資強度最大的數據中心,計劃 2022年全部建成。建成后將成為全球最領先的也是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之一,能夠提供約萬個機架的容量,區域基礎設施等資源壓力將得到有效釋放;同時將發揮聚合效應,吸引京津及周邊地區互聯網、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大批頭部優質企業落戶天津,預計可帶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上下游產業鏈近500億元的投資,對京津冀協同發展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為有序有效組織好該重大項目開工,中國電信天津公司按下“快進鍵”,申請利用線上預審、線下郵寄等方式,實現不見面審批,僅用77天就完成了全部施工許可手續,較以往同等規模項目縮短了1個月左右的時間,沒有因疫情使項目受到延誤。同時,實時跟蹤復工復產要求,仔細研判復工工作難點,堅持疫情防控與開工建設準備兩手抓,制訂施工現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時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安排專人負責防疫物資采購、勞動力保障、日常消毒、培訓宣傳、應急處置和監督檢查等工作,確保防控責任到崗到人,不斷更新完善防控手段和施工組織,將進場準備工作做嚴做實做細。
目前,項目管理及施工人員已有60余人進場。在施工組織中,結合項目特點采取了兩方面特色防控手段:一方面結合進場人員登記信息,利用基于中國電信大數據云計算優勢提供的實時疫情信息進行信息核查比對,針對務工人員來源地實行分級隔離防控機制,安排人員分期分批有序返崗,入場時嚴格核驗登記身份、測溫消毒、領取防疫物品、簽署承諾書,方可獲取臨時通行證;另一方面結合工程前期的施工內容,根據工種、班組和施工作業面,采取“小班制”模式,模塊化縮小和固化交叉作業和食宿管理,同時注重合理安排輪崗排班,切實保障施工人員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確保在施工組織中疫情防控不缺位。
中國電信天津公司將通過有效調配資源,合理安排工期,把工程進度搶回來,高質量完成京津冀大數據基地建設,盡快形成生產能力。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vivoz3i怎么樣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