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普及一下現今主流的手機屏幕材質和面板體系,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選擇好手機屏幕。
手機屏幕作為手機的一項重要配置,越來越成為大家在選購手機時看重的一個方面。
我們判定一個屏幕的好壞先想到了看手機屏幕分辨率的多少。實際上,除了分辨率以外,手機屏幕還與材質,不同的屏幕廠商等有關。
首先先介紹一下分辨率的概念,分辨率的概念特別簡單。我們提一個概念叫像素,屏幕圖像是由一個個小方格組合而成的,每一個小方格就是一個像素。如果屏幕分辨率是240x320即表示這個屏幕的高為320個小方格,寬為240個小方格。——至于這個小方格有多大,跟屏幕大小有關系。對于同樣240x320分辨率的屏幕而言,屏幕尺寸越小即意味著顯示效果越精細,因為一個體積內容納同等數量的小方格時,小方格越小,肯定顯示的精細程度越高。
其次,介紹一下屏幕材質的發展歷程。
手機屏幕其種類主要有TFT、 OLED、 IPS、 AMOLED四種。
下面詳細介紹這其中屏幕種類的具體特征。
1.TFT
產業最為成熟的材質,全名是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
TFT可以“主動地”對屏幕上的各個獨立的像素進行控制,從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對比度顯示屏幕信息,一般TFT的反應時間約80毫秒,可視角度可達130度左右,在手機行業應用較為廣泛。
2.IPS
IPS屬于LCD的變種,因此IPS也不會像素自發光。IPS又被稱作Super TFT,實際上IPS也是一種相對廉價的屏幕。使用IPS硬屏最名聲顯赫的就是iPhone 4、4s。在向三星訂購AMOLED不成后,蘋果轉而向LG訂購了這種IPS硬屏。IPS本身是由日立研發的。
IPS改變了傳統VA軟屏幕的水平分子結構。并且IPS硬屏是實實在在的一塊硬結構屏幕,并非傳統軟屏上面加塊硬玻璃,制造面板沒有附加補償膜,所以屏幕顯示更加通透,顯色更亮麗,另外IPS最牛的地方在于喬幫主宣傳的:可視角度非常廣,超過170°。 由于采用的是硬屏,所以手指觸摸后,對屏幕的形變造成的影響更小,畫面基本不會發生變化,圖樣逼真鮮艷。硬屏的分子復原速度快,所以極難造成殘影的問題,而殘影幾乎是許多軟屏的硬傷。所以實際上IPS硬屏在動態畫面上的表現具有非常穩定的優勢。 不過IPS屏有其固有問題,如漏光問題嚴重,且對黑色的表現很差,而且IPS屏和其他屏幕相比功耗更大,所以在耗電上是個絕對的大戶。
3.OLED
OLED的全稱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即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顯示技術不需要背光燈,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因此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并且能夠顯著的節省耗電量。
不過,目前有機發光顯示技術還存在著使用壽命短、屏幕大型化難等缺陷。這也是為何技術更優秀的OLED無法立馬取代TFT等的原因。
4.AMOLED
三星家獨有的屏幕,英文全稱為Active Matrix OLED,即主動驅動式OLED。
AMOLED屏幕屬于OLED屏的一個分支。OLED的特點是像素自發光,這是跟LCD屏的最大差異,OLED上的每一個像素都是可以自己發光的,所以在前期的色彩表現上更均勻,可提供比LCD更高的亮度。另外,由于像素自發光,所以在屏幕需要表現黑色時,黑色部分的像素可以完全不發光——這致使黑色黑得非常純粹和透徹。LCD屏幕上即便表現黑色,外部光源也會照亮黑色部分,致使黑色多少都不是那么黑。在白色亮度很亮而黑色又黑得黑徹底時,提供了LCD所根本無法比擬的高對比度。 從這個層面來講,AMOLED幾乎沒有對手。
AMOLED不僅繼承了OLED的優點,而且在相同分辨率的情況,顆粒感要更強些。遺憾的是,目前僅有三星一家擁有生產AMOLED屏幕的能力,有種吃獨食的味道。
目前,AMOLED屏幕大致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是AMOLED,第二代是Super AMOLED,第三代是Super AMOLED Plus。
好了,介紹完屏幕的這幾種種類,再來說一下手機屏幕的廠商吧。
目前擁有面板制造能力的廠商有JDI、夏普、LG、三星、友達、京東 方、天馬等廠商。可以大致劃分成日系面板、韓系面板、臺系面板以及國產面板。
日系面板廠:JDI(不是購物的京東)、夏普
JDI是索尼、東芝、日立三家企業的中小尺寸顯示器業務合并之后的產物。具有低耗電、高畫質的特點,在國產品牌錘子、小米、OPPO等旗艦產品中會常見到JDI屏幕。
日本顯示面板的另外一個巨頭就是夏普,在業內享有“液晶之父”的美譽,在電視顯示時代,夏普這個名字就代表著好屏幕、好效果。
夏普的LCD屏幕一直都是手機廠商的首選。包括樂視、魅族、nubia等廠商的部分機型都是由夏普供貨,另外夏普屏的價格并不便宜,一般都是在中端及高端手機中才有配置。不過隨著今年臺灣廠商富士康收購,現在的夏普已經成為臺系面板的一員了。
韓系面板廠:三星、LG
目前,LG Display是目前世界第一液晶面板制造商。在手機屏幕領域,LG主打IPS技術,備受歡迎。蘋果公司曾經在iPhone、iPad和iPad mini均采用了LG Display的液晶顯示面板。
另外,三星作為韓國液晶面板廠中極具影響力的企業,其代表性產品就是AMOLED,它具有自發光的特性,在畫質、效能及成本上,都較TFT LCD優勢多,目前國產手機中魅族、OPPO都是三星的客戶。
臺系面板廠:友達光電
友達的屏幕在很多筆記本電腦都有采用,iPad初期也用過友達的屏幕。在手機屏幕中,雖然知名度上可能不及夏普或者JDI,但友達的實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國產面板廠:天馬
在屏幕顯示領域,國內廠商的總體實力處于日韓、臺灣之后,其競爭的優勢也在于成本也較低。
天馬作為一家潛力巨大的國內企業,目前天馬已經自主掌握包括LTPS-TFT、Oxide-TFT、AM-OLED顯示技術、柔性顯示、透明顯示、3D顯示以及IN-CELL/ON-CELL一體式觸控等技術。
天馬屏幕在國產千元機等中低端手機中最為常見,雖然天馬距日韓等領先顯示面板有一段距離,任重道遠。
今天就給大家普及到這了,想要獲取更多科技知識,和有問題咨詢,關注我的頭條號。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大連熱線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