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到右:酩悅軒尼詩夏桐(寧夏)酒莊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龍先生、土壤藝術家宋陳、萬眾藝心創始人高揚先生、MHD中國市場部副總裁及首席營銷官Antoine Varlet先生、青年陶藝家卞曉東、MHD 中國人力資源與企業傳播副總裁蔡瑩凌女士
從左到右:青年陶藝家卞曉東、MHD中國市場部副總裁及首席營銷官Antoine Varlet先生、MHD中國區總裁吳鵬凱先生、土壤藝術家宋陳、MHD中國銷售副總裁祝淵平先生、萬眾藝心創始人高揚先生
(「Succession of Time拾時而生 永續共生」藝術展開幕現場)
(2023年10月27日,上海)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中國(MHD中國)「藝聚萬心 (Art is for Everyone)」藝術家合作項目于上海EKA·天物開放式藝術街區正式啟幕。此次,MHD中國攜手兩位青年藝術家,為觀展者呈現了一場融合可持續發展、時間與藝術的獨特旅程——「Succession of Time拾時而生永續共生」藝術展。開幕當天,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中國區代表、土壤藝術家宋陳、青年陶藝家卞曉東及協辦機構萬眾藝心團隊代表蒞臨現場,共同為展覽啟幕。
(「拾時而生 永續共生」藝術展選址于曾經承載上海歷史底蘊的工業老廠房)
作為「藝聚萬心」項目的延續,「Succession of Time拾時而生永續共生」藝術展繼續聚焦到時間與生態可持續,同時進一步深化和豐富MHD中國對藝術的不斷探索和品牌的銳意創新精神。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中國市場部副總裁及首席營銷官Antoine Varlet先生為啟幕致辭,表示了MHD中國堅定領導與開創葡萄酒與烈酒的可持續未來的決心,并且很榮幸能與萬眾藝心(ARTSforALL)及兩位藝術家合作,期待參展者從中感受到時間與藝術的魅力。
(MHD中國市場部副總裁及首席營銷官Antoine Varlet先生為啟幕致辭)
兩位藝術家亦現場分享此次合作的初心和愿景。土壤藝術家、生態藝術家宋陳表示:“當我得知MHD中國希望透過此次藝術展讓觀眾更直接地感受到藝術、時間與生態可持續的聯系,就當機立斷有了想要合作的想法。我一直在透過土壤介質,希望通過作品傳遞出氣候、地理、環保、生態、美學和可持續發展等不同層面的世界觀。”青年陶藝家卞曉東則分享道:“對于我來說,這是一次非常珍貴的合作體驗。此次合作作品《淼》靈感緣于一次燒窯時溫度過高導致陶瓷變形,而有趣的是它看上去是水的形態,卻是由土制成的,這其中的關聯性也與我們此次展覽「Succession of Time拾時而生永續共生」的主題不謀而合。”
MHD中國更是向現場觀展者發出共創互動的邀請,透過現場趣味集章打卡活動,解鎖承載時間的MHD旗下產品季節特調,在互動中品位時光的意義,啟發參展者對“時間,于你而言意味著什么?”問題的深入思考。
(解鎖承載時間的MHD季節特調)
MHD中國秉承著與土壤、自然、社區永續共生的信念,助力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亦將自然元素和環保材質融入到本次藝術展覽的空間里,從線下觀展每一個體驗細節到線上互動設計,彰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決心。「Succession of Time拾時而生永續共生」藝術展由「壤之再生」、「水之復蘇」、「通往可持續未來」和「藝聚萬心」四大展區組成,以藝術為媒介,延續時間的紐帶,詮釋與大自然的永續共生,生動傳遞“藝術屬于每一個人”的理念。
(「Succession of Time拾時而生 永續共生」藝術展展廳)
多元視角主題論壇,共享先鋒未來
開幕當日,MHD中國首屆「由壤而生 永續共生 Living Soils Living Together」可持續發展論壇順利舉辦。現場生態環保機構、風土守護者、院校專家、藝術家、導演、合作伙伴及相關利益者齊聚一堂,與近80位來賓以多元視角開展跨界交流。本次論壇以“風土:土壤可持續”“平衡:與生態互動”“循環:設計新紀元”為議題,開展三場圓桌論壇,以時間為線索,探尋人與自然、城市與生態聯結的演變,并探索守護地球與社會的可持續方式。
酩悅軒尼詩帝亞吉歐中國人力資源與企業傳播副總裁蔡瑩凌女士開場表示,MHD中國一直以來堅持“由壤而生,永續共生”的可持續戰略,期望通過藝術與開放的交流,同合作伙伴、同業者與行業相關者一起將可持續理念傳遞給公眾,并誠邀更多伙伴加入MHD中國的行列,一起為美好的可持續未來注入更多可能。
Abovefarm創辦人秦晨女士,酩悅軒尼詩夏桐(寧夏)酒莊有限公司總經理蘇龍先生,土壤藝術家宋陳女士出席了“風土:土壤可持續”圓桌論壇。嘉賓們認為,盡管保護土壤、守護風土是著眼長遠的工作,但收效是無可比擬的。以葡萄酒為例,它根植于土壤,只有當葡萄園的根系足夠深、足夠強壯,結出的果實所釀造的佳釀才足以代表它所在區域的風土。因此,行業各界不僅要積極踐行再生農業、節能減排,保護生態多樣性,還可以以多元跨界的形式,一如此次「Succession of Time拾時而生 永續共生」藝術展的形式,啟發更多人關注土壤宇宙可持續的生態體系。
阿拉善SEE東海項目中心區域代表謝明瑤女士,恒隆地產高級經理-可持續發展高銳飛女士,紀錄片導演馬天珺女士出席了“平衡:與生態互動”圓桌論壇。嘉賓們認為,在尋找氣候問題的解決方案時,不可忽略自然與人、與城市的關聯。以阿拉善SEE的環保公益項目為例,它可以如種子一般讓可持續理念在企業家、孩子與家庭之間廣泛有序地生長;而城市也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將以自然為本的理念自然融入核心商務構建。而在未能尋得解決方案的時候,如何找到一個平衡的生活新方式,將會成為一個新的議題。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塑料倡議項目經理賈柊楠女士,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趙世箋老師,杜邦水處理和防護解決方案亞太地區戰略總監邢娜女士出席了“循環:設計新紀元”圓桌論壇。嘉賓們認為,循環設計不僅關乎產品,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能夠促進循環經濟落地的商業模式。無論是在大學課堂教學時還是開展設計過程中,我們都需融入廢棄物材料使用、低碳運輸等理念,以此在成果上不僅實現可持續的功能,也能以更美觀的外觀設計,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讓可持續設計更好地被接受。
(「由壤而生 永續共生Living Soils Living Together」論壇)
以藝術鏈接時間,探索可持續新篇章
「Succession of Time拾時而生永續共生」攜手藝術家共同策展,以土壤為靈感基石,將水元素與陶土融入創作,以此延續對于生態與時間的思量,開啟一場藝術與時間的對話。兩位藝術家的藝術創作過程,亦與MHD中國秉持的長期主義,關注“天地人”的和諧統一,在時間長河中,堅定領導與開創葡萄酒與烈酒的可持續未來。
步入「壤之再生」展區,探索由土壤藝術家、生態藝術家宋陳特別呈現的《土宇宙》。土壤承載了人類歷史的建構過程,在人類發展之中養育著人類,同時也被人類開暴、馴化乃至破壞。作品《土宇宙》是對人類處在整個生態體系中角色的反省,以喚醒社會大眾愛護土壤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關注與意識,亦呼應MHD透過“Living Soils, Living Together由壤而生,永續共生”可持續發展計劃,賦能土壤再生、氣候行動以及承責社會的承諾。
(「壤之再生」展區)
在自然界中,水沁潤著土壤、滋養著萬物,是生命的本源,萬物歸土又蓄養和凈化著水,在時間里相互共生。近年來,人類的生活方式對水和土壤的污染愈發嚴重,甚至到了不可逆的地步。藉由青年陶藝家卞曉東獨特的藝術形式敘事與充滿張力的作品《淼》,最終精彩呈現「水之復蘇」展區,此動彼應,激發觀眾對土壤和水共生問題的關注和思考。作品《淼》使用最純凈的泥土塑造出一組最純凈的水滴,對水滴本身的關注亦與酩悅軒尼詩的葡萄園100%精準滴灌的舉措有相似之處,借此讓觀展者更直觀地感受到MHD中國在生態可持續發展上的實踐。
(「水之復蘇」展區)
通往可持續未來,共同打造宜居且長久的美好家園
酩悅軒尼詩在積極響應集團核心舉措的同時,也將可持續發展視作實現企業愿景的重要途徑。MHD中國率領旗下品牌也一直沒有停下可持續與創新的腳步,此次「通往可持續未來」展區集中展示了MHD中國旗下標志性品牌歷史,以全球美酒傳遞品質生活及酩悅軒尼詩通往可持續未來的實踐。
(「通往可持續未來」展區)
到2030年,酩悅軒尼詩將在促進土壤再生及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發起一系列活動,其中正在進行的項目包括軒尼詩內蒙古、貴州植樹造林項目,以及敖云酒莊葡萄園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軒尼詩 “‘植’此青綠計劃”,致力在生態退化地區植樹造林,迄今已在中國的赤峰、呼倫貝爾和貴州種植超過170萬棵樹,重建840公頃森林。同時,該項目還在當地開展環境保護教育工作,以保證可持續理念的長遠影響。此外,在針對促進生物多樣性方面,位于云南香格里拉的敖云酒莊葡萄園自2013年起開始實行有機管理,計劃在2023年將獲得權威機構有機認證。目前,敖云酒莊葡萄園已實現全人工管理,拒絕使用拖拉機等機械工具,杜絕包括除草劑和殺蟲劑在內的化學藥物,以保護土壤微生態;同時在敖云酒莊葡萄園內及周邊進行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這些舉措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互動共創,感知時間與藝術的碰撞
現場亦于「藝聚萬心」展區設有“共生藝術畫墻”,以酒瓶線條堆砌成沙漏形狀,邀請到場的觀展者化身時間里的一份子,繪制融入自己對于時間和藝術思考的涂鴉創作,共同完成畫面創作。透過當代藝術與公眾之間的聯系,生動詮釋“藝聚萬心(ART IS FOR EVERYONE)”精神內核。
(「藝聚萬心」展區)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葉紫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