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
2022東亞海洋博覽會對外發布展會成果。
本屆博覽會開展3天時間,
現場、線上共計吸引156.6萬人次觀展,
吸引了省內外156個專業參觀團參加。
同期舉辦的配套活動
實現了意向成交額41.4億元。
現場加云上 156.6萬人次觀展
本屆東亞海洋博覽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設置了線下實體展、線上虛擬展和專業配套活動三大板塊。線上展商在保留上屆900余家的基礎上,新增了500余家,其中重點企業新增300余家,占比約百分之六十。
為期三天的展會時間里,線上線下共吸引了156.6萬人次觀展。其中現場參展觀眾6.6萬人次,包含3.61萬人次的專業觀眾,“云上展廳”則吸引了150萬人次觀展。
對于“云上展廳”,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院長康權感慨頗深。“海博會也是海洋領域產業界與學術界之間溝通與交流的平臺,有利于我們找準市場需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制定單位近期和長期規劃。”
康權介紹,該院正在重點推進海水淡化及內陸苦咸水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著力向“加快促進海水淡化產業發展”提供強力的科技支撐。作為科研機構,與行業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對該院來說尤為重要。而通過在本屆海博會上的展覽,特別是在“云上展廳”的展出,有效幫助他們突破了與市場、與行業之間的“時空阻隔”。
實現意向成交額41.4億元
本屆海博會現場總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吸引了來自7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550余家企業機構線下參展,其中包括29家世界500強企業、28家國家科研院所、45家行業領軍企業。這也是今年國內截至目前層級最高、頭部企業最多、專業性最強的海洋專業展會。
展會同期還舉辦了產業發展論壇、企業新產品新技術推介會、一對一商務洽談會等50余場次專業配套活動,實現意向成交額高達41.4億元。
線下展區按照“4+1+1”總體布局,
分別設立4個海洋產業專業展區、
1個海洋產業商品展區和1個進出口商品展區。
多家參展企業及裝備技術
均為首次亮相海博會。
四大海洋產業專業展區
海洋經濟發展成果展區(S4館)
集中展示沿海海洋經濟區、自由貿易區建設成果,以及國內外海洋油氣開發、船舶工程、海洋新能源等領域前沿科技成果。匯集中石化、中國船舶、中國電科、山東海洋集團、中集來福士及多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企業機構,展出海洋油氣平臺、風電安裝平臺、船舶模型以及國家自貿區規劃和建設成果等。
國際合作與戰略產業展區(S3館)
集中展示國內外港口技術、海洋工程、智慧海洋管理等領域前沿科技成果和緊密契合國家戰略的前沿產業。匯集山東港口集團、深圳潛行、山東科瑞、中挪未來、上海遨拓、遠洋探海、松下、甲骨文等企業機構,展出自動化碼頭、工業機器人、精密儀器、海洋大數據等。
國際應急與救援產業展區(S2館)
集中展示國內外海洋及陸地應急救援、防災減災、粉塵防爆、溢油處置等領域前沿科技成果。匯集中國航空、中國兵器、中國重汽、3M、杜邦等企業機構,展出無人直升機、應急動力舟橋、泡沫消防車、搶險救援消防車、呼吸器等。
海工裝備與海洋科技展區(N4館)
集中展示國內外油氣勘探、船舶配套、工業自動化、清潔能源等領域前沿科技成果。匯集中石油、ABB、卡特彼勒、華北柴油機、中科航星、信德新能源等企業機構,展出海洋油氣開采設備、工業自動化設備、船舶發動機、氫能壓縮機等。
N3海洋產品商品展區
集中展示國內外知名海洋物產品牌和智慧海洋技術。匯集中魯遠洋、海大生物、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數字海洋科創技術聯合實驗室、國信藍色硅谷、天瑞重工、青島水務等企業機構,展出精深加工食品、海藻生物制品、深海虛擬場景、深遠海養殖工船、磁懸浮動力裝備及海水淡化設備等。
N2進出口商品展區
集中展示上合組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與中日韓、RCEP成員國等國際特色商品和國內日用品。匯集阿塞拜疆國家館、日本國家館、韓國慶尚南道地方特色商品館、上合國家特色商品館、亞美尼亞文化交流中心和國內老字號等展商,展出日用百貨、數碼電器、特色食品等。
聚焦“攜手‘海洋十年’,
合作共贏未來 ——藍色·海洋·科技”主題,
讓觀眾一展盡覽海洋全產業鏈。
本屆海博會以其專業性、國際性、
務實性等特點再邁展覽“新臺階”,
成為了高能級開放合作平臺、
城市和企業的會客廳,
以及資金、人才和信息的集聚地。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葉紫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