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8 05:29:00 作者:席龍飛
2.5D屏幕玻璃之后,iPhone又掀起了一陣金屬風,全金屬機身成為國產手機的新寵造型。為何是金屬?比玻璃可塑性更強,工藝難度高利于發布會吹牛以及擁有成熟的解決方案等都是理由。從一方鋁錠到一部智慧產物,鋁合金到底經歷了幾道錘煉,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國產手機的金屬哲學,看看它要過幾道坎。
圖片說明
金屬手機中華為推出的G7 Plus算是一款用心制作,一體機身金屬占比達到了90%,從一塊毛坯到精美的手機外殼,G7 Plus經歷了133道工序和389分鐘的加工時間,才鑄就如今的金屬質感。全金屬機身的工藝難度在哪里?
全金屬手機的工藝難度在哪里?
金屬的處理一般分為兩種方式:全CNC和壓鑄,壓鑄是利用磨具將融化的鋁合金注入其中并實施高壓,沖壓為固態之后成型為金屬外殼。另一種是利用全CNC將一塊完整的鋁塊銑成特定的形狀,高精度CNC加工均按分鐘收費,完成一塊金屬的雕刻花費必將不菲。
壓鑄的概念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們來詳述一下全CNC的過程。一般來說一塊鋁錠首先要經歷“鋁擠”過程,將柱形鋁材進行切割并擠壓,擠壓成型的鋁板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也讓材質變的更加密實,強度提升。
CNC過程
接下來將使用CNC機床將完整的鋁塊銑成規整的立方體,以便后續的CNC精加工。精加工過程中會使用到夾具等對內腔進行粗銑,把內腔以及與夾具結合的定位柱加工好至關重要。
金屬后殼的缺陷是信號屏蔽問題,所以要提前預留天線槽,開槽的方式一般間斷的細槽,方面隨后的注塑,比如iPhone6背后的白帶等,華為G7 Plus選擇了開孔的方式,在頂部和底部均開孔并布上天線材料。銑天線槽的時候煮魚必須銑的均勻,并且保持必要的連接點以及保證金屬殼的強度和整體感。
一些機型可以在隨后完成NMT納米注塑,對于全金屬手機來說,除了信號天線難以處理外,3D塑形也是一道較費時的工序,之后一般要經歷精銑側邊餓和拋光處理,講究的產品都會進行表面處理。
金屬表面工藝處理
作為金屬手機的先行者,華為G7 Plus采用的是陶瓷噴砂工藝,表面工藝處理是目前智能手機比拼工藝的重要環節,尤其在全金屬手機中甚為流行如同現代人的妝顏凸顯品味和格調。針對不同的金屬材料,手機有不同的表面處理工藝,僅常見的鋁合金就有拋光、噴砂、拉絲、陽極氧化、蝕刻鐳雕、電鍍等多種選擇,造就了今天豐富多彩的手機外形和手感。
金屬表面工藝處理
不同的產品會根據基調選擇相應的處理方式,比如iPhone6s選擇防護性較高的陽極氧化處理,魅族大部分手機選擇拋光處理來提升后蓋的尺寸精度;華為大部分機型包括G7 Plus選擇的是噴砂處理,華為G7 Plus與高端的Mate S在選材和噴砂上均采用了同樣的工藝,蘋果Mac電腦也同屬此列。
噴砂過程主要沿用了壓縮空氣為主要動力,以形成高速噴射束將噴料高速噴射到需要處理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表面的外表或形狀發生變化,獲得一定的清潔度或不同的粗糙度。其特點是讓手機背面變得更加平整,實現不同的反光和亞光,提升了工件檔次。
華為G7 Plus選用了陶瓷噴砂工藝,陶瓷砂能通過噴砂,把金屬表面形成極為細致的磨砂面,在金屬表面處理面上出現一層漂亮的銀色,增加了金屬面立體感和層次感。陶瓷砂的優勢是可以在不同粗糙度之間自由選擇,G7 Plus噴砂之后的表面摸上去帶有少許阻尼感,但并不生澀,細膩的噴砂形成的紋理在光線下也顯露出璀璨光澤。
近些年來顏色稱為購機的主要參考標準,在處理表面的同時上色也相應的增加了制作難度,華為G7 Plus有銀灰兩色可選,化名麥芒4的電信版還加入了金色,不出意外的這里還有一道上色用的陽極氧化過程,通過陽極氧化讓鋁本色變為金色,而為鋁合金上色是一個極難控制的過程,色差、色斑均會降低手機的良品率,所以能提供鋁合金多色手版本手機可算良心廠家。
金屬手機天線設計方案
最后無論是金屬邊框還是一體式金屬機身都要考慮天線問題,對天線的調試難度一般都很大,需要不斷嘗試,當年iPhone4剛上市就遇到了金屬邊框的“死亡之握”,造成信號極差的問題,由于鋁合金同樣會屏蔽手機射頻信號,在開槽之前也必須做好天線設計方案并反復試驗。
華為G7 Plus
為此目前手機均采用頭尾部是塑膠的結構,中間是金屬工藝來規避手握天線的缺陷根據頻段,把手機外框一般劃分為三段,采用模內注塑工藝成為一個整體。iPhone6被人詬病的一點是白帶過于明顯,華為G7 Plus的做法是將手機分為三段,上下均使用塑料工藝用于遮擋天線,同時采用和金屬一樣的著色,形成了視覺上同意,規避了這一難題。
金屬手機天線設計方案
至此,通過CNC的精細刀口,再利用精密的表面處理工藝完成裝飾,最后使用注塑解決天線信號屏蔽難題,一塊精美的金屬背殼才算真正的呈現在我們面前。金屬手機的哲學大概就是一個磨礪的過程,堅持使用金屬手機的廠商大概都會堅持那份執著的匠人精神,這才是做產品最難能可貴的。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中國風云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