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社會里,人們并不單單追求的是“性價比”,在這個硬件過剩的年代,創造更多附加值的應該是工業設計、系統、產品溢價等多方面因素,而非單純價格或配置。所以有理由相信,“不一樣”的辣4手機應該會獲得不錯的市場銷量。
在2014年的10月29日,紐約時代廣場上的液晶屏上率先打出來“夠了,去TM的腎6,我要不一樣”的廣告語,并配有“11.4 coming soon”(11.4,敬請期待)的注解和一張神秘機型的背照圖。它的出現不經讓人有些詫異,“它究竟是誰?是哪一家的手機?”“它會與其他手機有多少不同,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驚喜?”謎底在11月4日被小辣椒公司揭曉,當日這幅廣告登錄了小辣椒官網,而下面的英文變成了“I am coming now”,那么問題又來了,為什么小辣椒4會比小辣椒5來得還要晚一些呢?(筆者之前曾帶來過辣5的相關測評)
開篇
首先說說小辣椒4的包裝盒吧,與以往的抽屜式盒子不同,這次小辣椒采用了抽拉式包裝盒,扁扁長長的盒子采用了紅白兩色配色,看上去既干凈又喜慶,正面上烙印了小辣椒的紅色LOGO標志,似乎紅色一直以來都是小辣椒的偏愛色彩,或許與中國傳統寓意中的“紅紅火火”相關。打開外包裝可以看到里面井井有條的小盒子,里面裝有電源適配器、數據線、產品說明書等一系列配件,當然還有我們今天主角——小辣椒4手機。
再來看看小辣椒的外觀吧,小辣椒采用了一塊5.0英寸全貼合高清視網膜屏,雖僅采用了720P的分辨率,但由于采用的是OGS全貼合屏,在色彩感觀上要更加艷麗,畫面效果更好。除此之外,得益于超窄邊框設計,機身的屏占比高達67.87%,比iPhone6的屏占比還要提高2%左右。表面加涂了AF納米涂層,不但摸上去猶如覆蓋了一層玻璃膜,還更易清潔,平時只需用紙巾輕輕擦拭即可。
小辣椒4的背部采用了獨特的裂紋漆工藝,由于裂紋漆屬于自然開裂圖案,畫面的最終成像往往都不盡相同,形成一幅滿意的圖案往往需上千次的開裂實驗才能達到,而這并不是人力所完全能控制的,人們只能要求裂紋漆自然開裂,但卻不能在圖案形成過程中產生決定影響,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的鈞窯冰裂紋也是如此,自然形成的天然花紋,而小辣椒的研發團隊正是受此啟發,將水溶性油漆與傳統工藝融合,形成了猶如冰裂的天然裂紋,這也是為何每一塊小辣椒后蓋花紋均不一樣,真正做到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手機。
小辣椒4的機身比較圓潤,機身線條多以圓弧為主,首先是機身背面有一定的弧度,這樣拿在手上就會更加貼合掌心,其次圓潤的邊角處理使得單手握持時不會出現硌手現象,8.2mm的厚度說厚不厚,但不會出現過薄而割手的感覺,在產品體驗的舒適度和工業美學上尋找到了一個最佳平衡點。
小辣椒4采用了5P鏡頭組,1300萬后置攝像頭+500萬OV前置攝像頭的鏡頭方案,F2.2大光圈、AF全自動對焦、74度廣角鏡頭、BSI背照式攝像頭,硬件方面絲毫不輸其他同價位機型。硬件給力,軟件也不遜色,小辣椒斥巨資與“虹軟中國”一同合作研發軟件,首創了多幀處理算法技術,同時增加了實時美顏,簡單來說既是:同場景連拍六張,通過通過算法優化,分析后臺數據庫中分析每張照片的關鍵數值,通過算法優化最大限度的降低噪點,這樣的好處是可大幅度提升亮度和清晰度,缺點是拍完照片后會略有延遲。而實時美顏是基于人臉識別的。拍照后屏幕上顯示的直接就是美顏后的效果,瘦臉、美膚、祛黑眼圈、大眼、祛痘、去紅眼,還可以根據自身條件自由調節美顏程度!
系統
接下來說說系統,小辣椒4這次給我們帶來了全新視覺效果,遠非原來的樂蛙系統可比,除了 增加了不少專屬頁面外,還添加了震撼的動態特效效果。例如這個解鎖頁面,當待機頁面時,會有螢火蟲的光線在屏幕上四處飄蕩,而你需要解鎖時,只需將手機置于屏幕上任意一點滑動,你會發現所有的螢火蟲光斑都聚集到你的指尖,隨著手指的移動而移動。同時,小辣椒4還支持魅影觸控,熄屏幕狀態可以快速進入常用功能,直接減少開機鍵的使用,增加整體使用壽命,9種手勢開啟不同功能,還有可以自定義手勢對應的功能。
辣椒4的圖標也都重新定制過,同樣的形狀和相似的色調讓整個畫面顯得更加整潔而統一,或許是為了配合屏幕,小辣椒默認的都是色彩比較艷麗的風格主題。還能看到動態天氣畫面,例如一朵白云從圖標間穿梭而過….要知道,這樣的動態效果可是頗占占性能的,如果硬件質量不過關很容易卡頓。
界面設計上,辣椒4并沒有采用二級菜單設置,而是選擇將所有應用都展示在桌面上,讓用戶直接一目了然。而針對圖標過多顯得雜亂的問題,用戶可將同類型的app應用整合到一個文件夾中,以增加界面的整潔度。
此外小辣椒還準備了不少專屬頁面,例如音樂專屬頁、相冊專屬頁面、日歷專屬頁面等,還有一個新聞資訊專屬頁面,你能直接通過該頁面獲得你想知道的新聞,屬于內部定制的新聞功能。從這些專屬頁面上可以看出,小辣椒還是選擇走了擬物風格,在這個扁平化大行其道的日子,也可真算得上“不一樣”了。
游戲
性能方面,由于筆者不太相信那些所謂的跑分軟件,所以這里將會比較簡單的直接上手測試,而測試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游戲是否會有卡頓、掉幀、無法適配等問題。這里我選擇了兩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游戲進行測試。首先是老牌游戲《激流快艇》,相信大家對其都不算陌生,原來IOS平臺的又一大作,歷經數年風采依舊的經典之作,以高速運行的畫面和水面的高反射計算對手機的硬件提出不小的要求。
測試后發現,畫面運行流暢,沒有出現卡頓或掉幀的問題,在高速轉彎時重力感應器靈敏,能很快調整方向。玩了大約十分鐘后手機攝像頭附近略有發熱,不過并不嚴重,只比人體體溫略高一點,還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第二個游戲則是最近比較火的《全民槍戰》,和CF類似畫面風格,精致的立體效果,雖然操控性還有待提高,不過可玩性比較豐富,除了傳統的開火按鍵外,還有上子彈、槍械互換、跳起蹲下等操作按鍵。游戲過程中多種模式切換流暢,移動畫面時也沒有出現卡頓現象。
拍攝
拍照方面,小辣椒4也改進很多。首先是拍照界面上,功能更豐富,操作更簡潔,將大量復雜的參數簡單化,形成各種不同的拍攝模式,像風景、夜景、食物等常用風格均有涵蓋,用戶只需輕輕一點即可形成自己喜歡的界面風格。
除此之外,小辣椒還提供了各種經典特效,像鮮活、負片、哥特等常用特效,用戶無需后期即可調出心儀的效果。除了這些常規特效,小辣椒也為自拍提供了不同級別的美白效果,有自然、經典、極致、關四種供用戶選擇。
由于小辣椒4采用的是1300萬+500萬的前后鏡頭組方案,采用了全新的5P鏡頭組,進光量和解析力都有顯著提高,F2.2的大光圈能形成漂亮的虛化效果。根據樣張顯示,辣椒4的微距聚效果不錯,大概最近能拍攝距離鏡頭4cm左右物體,并保持良好的細節刻畫。
辣4的色彩對比度比較高,所以畫面的色彩感會比較鮮艷,與原有物體色物相比,往往比較鮮艷的顏色更為討喜,尤其是在拍攝表面高反光物的時候,表面的光感極為討喜。不過問題也依然存在的,由于采用了多幀處理算法技術,所以在拍完照片后還是會有輕微延遲,應該是后臺處理器在重新疊加算法,好在僅有不到1秒鐘的時間,對絕大多數用戶都不影響。
配件設施
手機優秀,自然也要好馬配好鞍,辣椒4有屬于它的專屬皮套——“虎皮青椒”,而這個這個名字創意來源于小辣椒手機的粉絲。從外觀來看,它和HTCDotView皮套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由密集的小孔排列而成。不同的是,虎皮青椒采用的是小辣椒5手機后蓋一樣的蜀錦工藝設計,正面的孔更為細密,猶如傳統的的絲織工藝的錯落有致,透過小孔冒出的光纖更加具有科技感。
外殼的背部印有小辣椒的LOGO標示。
自從有了智能保護套,手機的電源鍵基本就閑置了,在保護套的右上方有一小塊吸鐵石,用戶只需合上保護套即可關閉屏幕,翻開則自動點亮。而在接聽時也無需點亮屏幕,只需在皮套上輕輕滑動指尖,即可輕松完成操作;日期、時間、短信、提醒事項等信息,借助智能外殼都可時時掌控!
總結
相信經過我的介紹,大家對小辣椒4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可以看到辣4無論是外觀還是系統,又或者相匹配的配套設施上都帶來太多的驚喜,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社會里,人們并不單單追求的是“性價比”,在這個硬件過剩的年代,創造更多附加值的應該是工業設計、系統、產品溢價等多方面因素,而非單純價格或配置。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不一樣”的辣4手機應該會獲得不錯的市場銷量。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第一前線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