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可以說一直是手機行業的風向標,去年蘋果帶來了最新旗艦iPhone X,該機最大的變化之一就在于蘋果沒有選用LCD屏幕,而是選用了OLED屏幕。要知道過去蘋果在LCD屏幕上的調教非常出色,但即使這樣也無法阻擋OLED自身強大的優勢。蘋果之后,除了三星外(OLED忠實擁護者)、包括小米、華為等廠商幾乎全部的旗艦產品都已經成為OLED受眾的當下,一時之間,OLED風頭正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OLED顯示風格,那么哪些手機屏幕更加適合你,本期榜單就帶你了解手機屏幕的專業知識。
無論智能手機性能強弱,直接與我們打交道的永遠是表面的那層屏幕,而雖然手機屏幕千千萬萬,各有不同,但主流的智能手機屏幕可以分為兩類:LCD與OLED。其中LCD是依賴背光面板,而OLED是自發光。
LCD
LCD全稱是液晶顯示屏Liquid Crystal,在顯示時需要背光的支持,而且光要透過兩層玻璃與基板與各種光學膜片、配向膜、彩色濾光片來產生偏光,在亮度和色彩上難免會有損失。不過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這項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這也是目前主流的屏幕顯示技術,像市面上TFT、IPS、SLCD,只是在技術上有不同處理,本質上其實都屬于LCD屏幕。
TFT也就是所有LCD面板的統稱,在LCD中,TFT在玻璃基板上沉積一層薄膜當做通道區,通過薄膜晶體管技術來改善影像質量,屬于早期的LCD屏幕,該屏幕顯示效果一般,不過成本低廉,目前低端機使用該屏幕的居多。
IPS
IPS屏幕就是基于TFT的一種技術,其實質還是TFT屏幕,是TFT的升級版,與TFT屏幕相比,IPS屏幕的優勢是顯示效果通透、亮麗,可視角大,據說最高可以接近180°的可視角度。
過去蘋果是IPS的忠實用戶,過去iPhone 4的視網膜屏幕引領了IPS屏幕普及的風潮,雖然目前iPhone X改用了OLED屏幕,但iPhone 8系列依舊使用的是IPS屏幕,同時傳聞蘋果也將推出IPS全面屏版本的新iPhone。IPS屏幕的顯示效果也會跟廠家優化調教的能力有關,目前iPhone的水準屬于第一梯隊。
1
iPhone 8 智能手機
蘋果曾是IPS屏幕主要推手,iPhone 8依舊搭載IPS屏幕,擁有1334×750分辨率、1400:1對比度、625nit亮度等優秀參數,另外iPhone 8和iPhone 8的屏幕完全走了iPad一樣的道路,加入運用成熟的True Tone到手機上,手機自動判別光線環境,調動兩個不同色溫的LED發不同強度的光,冷暖兩種色溫強弱動態組合,讓色溫正常、照片中的人臉不再顯示出僵尸一樣的顏色。
2
華為 Mate 10 智能手機
華為發布的高端手機Mate10共有三個款式,分別是Mate10、Mate10 Pro、保時捷設計版,不過作為出貨量主力的Mate10依然采用了TFT-LCD面板,Mate 10依然保持了5.9英寸的屏幕設計,不過華為通過縮窄它的額頭和下巴,看起來屏占比更高,用上了16:9的2K屏,屏幕像素排列方位為RGBW,最高亮度可以達到750nits。
3
小米 MIX2S 智能手機
小米MIX 2S采用的是三邊窄邊框的全面屏設計,這種設計與上下等邊、3D曲面全面屏、異形全面屏并列,成為近兩年全面屏手機的四大主流方案。正面搭載一塊5.99英寸的18:9全面屏,屏幕材質LCD,分辨率2160x1080。屏幕的顯示素質不錯,最高平均亮度達到了468nits,默認平均色溫6992K,NTSC色域覆蓋95%。
SLCD
SLCD全稱是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拼接專用液晶屏,是LCD的一個高檔衍生品種,其屏幕表現偏于暖色調,具備高對比度、高色彩還原度等特點,而SLCD最顯著的特點是其使用壽命,5萬小時的使用壽命對于一部手機來說綽綽有余。
4
HTC U12+ 智能手機
說起SLCD,采用這款屏幕最多的廠商是HTC,2010年時HTC Desire(G7)使用三星的AMOLED屏幕賣得很火,傳聞后來三星停止了AMOLED屏幕的供貨,迫使HTC轉為使用索尼的SLCD屏幕并延續至今,HTCU12+搭載了一塊標準的6英寸18:9全面屏,依舊采用了SuperLCD3顯示屏,和U11+一樣,這塊2K級分辨率的屏幕支持DCI-P3色域,整體飽和度和亮度也都維持在了相同的水準。
OLED
OLED學名是“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是一種有機自發光材料,正是由于自發光的特性,OLED屏幕在顯示黑色時可以做到完全不發光,黑色顯示極為純正。另外OLED的屏幕不再需要背光模組,所以在厚度上可以做的更薄。而且,OLED還擁有廣色域、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極高反應速度、可彎曲,省電等特點,因此也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火熱的屏內指紋識別技術只支持OLED屏幕,因為屏內指紋的排線可以做到跟屏幕排線做在一起。
5
vivo NEX 智能手機
vivo NEX配備了一塊6.59英寸的Super AMOLED顯示屏,屏幕的顯示比例為19.3:9,支持DCI-P3廣色域,不過可惜的是分辨率僅僅為1080P。
得益于升降攝像頭的設計,這款手機屏占比達到了91.24%,另外根據vivo官方給出的數據,NEX的頂部邊框和底部邊框分別為2.16mm和5.08mm,設計在目前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數一數二。
6
MEIZU 16th 智能手機
16th系列秉承“不亂設計”的原則,沒有彈出式結構、沒有劉海。采用等邊對稱全面屏設計,四曲面3D玻璃,其中魅族16th屏幕尺寸6.0英寸、魅族16th Plus屏幕尺寸6.5英寸,均為三星Super AMOLED材質;而魅族16th Plus屏占比高達91.18%,左右邊框僅1.43mm,下巴寬度只有5.74mm,另外該機還搭載屏下指紋技術,識別率高達99.12%,指紋識別速度只要0.25S
OLED并不完美
不過雖然OLED技術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但是目前該技術也并不完美,最為明顯的是壽命時間短,另外還存在諸如燒屏、色彩偏移等問題。其中,燒屏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說顯示器如果長時間顯示某個靜止的圖像畫面的話,會留下殘影)相對LCD更容易發生,另外不能做出大屏幕的量產,導致OLED屏幕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因為也只有定位中高端的機型采用。
7
iPhone X 智能手機
iPhoneX屏幕大小為5.8英寸,雖然首次OLED屏幕,但蘋果也并未放松警惕。這款屏幕擁有1000000:1對比度,支持HDR 10、P3色域、3D touch,分辨率為1125x2436,最大亮度為625cd/m2,蘋果稱這塊屏幕為超級視網膜屏幕。
根據第三方測試結果顯示,這款手機擁有極佳色準,在廣色域自動亮度下iPhone X的屏幕峰值亮度為804尼特。屏幕反光率低至4.5%,在智能手機產品中算得比較不錯。
AMOLED
OLED可以分為被動式OLED(PMOLED)與主動式OLED(AMOLED)。我們現在接觸到的OLED屏幕,基本都是AMOLED屏幕,而AMOLED本身也是OLED的一種。
AMOLED則是采用獨立的薄膜電晶體去控制每個像素,每個像素皆可以連續且獨立的驅動發光。AMOLED技術全部掌握在三星手中,所以最好AMOLED自然都集中在三星手上。數據顯示,在OLED新技術上,韓國三星和LG兩家產能占到全球的95%。
8
一加手機6
一加6采用了當下最潮流的全面屏和異形切割設計,6.28英寸圓邊和頂部劉海面板,屏占比約84%。
19:9比例的三星Super AMOLED面板,分辨率為2280x1080像素,不過由于AMOLED面板的子像素采用Diamond-Pixel的Pentile排列模式,實際的像素密度要比RGB排列的TFT面板低三分之一,實際像素密度約為320PPI。
Super AMOLED
AMOLED屏幕的構造有三層,AMOLED屏幕、觸控感應層跟外面保護的那層玻璃,而Super AMOLED相比傳統AMOLED而言取消了觸控感應層和顯示層的架構設計,直接就是原生的觸控面板,從而可以帶來更加靈敏的操作,響應速度是其他材質的千分之一。
沒有玻璃覆蓋層還帶來了更佳的陽光下顯示效果,色彩表現力更亮麗。同時,Super AMOLED還搭載了 mDNIe(移動數字自然圖像引擎)技術,子像素較以往提升了50%,所以影像會更清晰細致。不過需要在注意的是部分AMOLED與和Super AMOLED都采用Pentile排列方式,相同像素下,不如LCD的RGB排列精細。
9
三星 S9+智能手機
三星作為全球知名面板廠商,對于旗下旗艦產品的屏幕自然舍得下功夫,Galaxy S9系列的AMOLED全視曲面屏擁有高達1130nits(尼特)的峰值亮度,幾近常規液晶屏的四倍,為目前所有手機中最高。
另外Galaxy S9系列能夠覆蓋驚人的113% DCI-P3色域和141%的sRGB色域,這個水平甚至超過了不少專業的PC作圖顯示器。
10
OPPO Find X 智能手機
Find X屏幕采用19.5:9的6.42英寸AMOLED屏幕,屏幕特性為雙曲面柔性屏,屏幕分辨率為2340x1080、60000:1對比度、97%NTSC色彩飽和度、430尼特亮度。相比vivo Nex,這款手機的設計更加激進,前置后后置攝像頭都隱藏在升降模塊中,因此屏幕占比達到了驚人的93.8%,是目前市面上屏幕占比最高的一款手機。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重慶時訊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