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6月21日報道,今天華為在其智能手機新品nova5的發布過程中,正式推出第二款7nm制程手機SoC芯片麒麟810,采用了華為自研的達芬奇架構NPU,至此華為海思旗下的麒麟系列手機芯片涵蓋了7、8、9三個不同定位的系列。
這也是繼去年,華為推出達芬奇架構的云端AI芯片昇騰Ascend 910和昇騰Ascend 310后,首次將達芬奇架構落地于終端芯片的NPU。
華為麒麟810芯片的正式推出,不僅如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所說表明華為擁有了兩顆7nm制程的手機SoC芯片,其實更大的意義是,華為麒麟系列手機芯片首次在NPU中沒有采用之前合作的寒武紀IP,而是自己搞起來了。
同時,華為也發布了搭載麒麟810的首款智能手機nova5,采用后置四攝設計,并首次推出了前置人像超級夜景模式。華為的語音助手小藝也在nova5上獲得了重要升級,可以根據一句語音內容主動為用戶提供服務,售價2799元起。
首款搭載華為達芬奇架構NPU的7nm芯片——麒麟810
在宣布華為手機半年銷量過億后,何剛首先詳細介紹了nova5的處理器麒麟810的情況。麒麟810采用臺積電7nm制程工藝,這意味著華為成為同時擁有2枚自研7nm芯片的廠商。
7nm是迄今為止業界最領先的已商用半導體制程,而此前,業界采用7nm的旗艦手機AI芯片只有華為麒麟980、高通驍龍855和蘋果A12。
和麒麟980不同,這款新芯片的定位是華為高端芯片,同時,華為也在現場發布三大芯片系列:
7:均衡設計的中端系列芯片。
8:強勁性能的高端系列芯片。
9:極致科技的旗艦系列芯片。
這款芯片的亮點非常密集,總體來看,核心亮點包括:7nm制程,華為自研達芬奇架構NPU,旗艦版A76大核CPU,定制GPU,旗艦版IVP和ISP。
1、全新華為達芬奇架構NPU
麒麟810采用全新華為達芬奇架構NPU。達芬奇魔方(cube)是一種張量化的立體運算單元,有三大核心特點:能效優、算子多、精度高。
這是華為第一次在手機AI芯片的NPU中正式引入自研達芬奇架構。
此前華為在前兩款旗艦版AI芯片中集成的NPU,都是中國AI芯片獨角獸中科寒武紀研發的。我們來簡單看一下華為手機AI芯片采用NPU的進階歷程。
麒麟970是華為首款AI芯片,首次采用專為AI定制的單核NPU,這款NPU來自于寒武紀1A處理器IP,FP16性能達到了1.92 TFLOP,算力是CPU的25倍、GPU的6.25倍,能效比是CPU的50倍、GPU 的6.25倍。
麒麟980首次集成的雙核NPU來自于寒武紀1H處理器IP,AI算力是上一代的4倍,每分鐘可識別4500張圖像,識別速度較上一代提升1.2倍,精度比單核NPU進一步提高,支持更豐富的AI應用場景(人臉識別、物體識別、物體檢測等)。
麒麟810則首次集成華為達芬奇架構NPU,由于它屬于高端芯片,并沒有與“9”系列的旗艦芯片對標,它更多的是與高通芯片來做比較。除了支持FP16精度外,其INT8量化精度也在業界領先。
據介紹,麒麟810的晶體管密度比10nm提升64%,比8nm提升50%,能效比10nm提升28%,比8nm提升20%,支持數量超過240個算子,通用性非常好。
在AI Benchmark榜單中,麒麟810以32280+分的超高AI跑分超過驍龍855和驍龍730,甚至高于此前華為的旗艦芯片麒麟980。
達芬奇架構的首次曝光在去年7月,外媒將此稱之為“D計劃”。這一計劃被傳主要涉及華為為數據中心研發的云端AI芯片。
2018年9月21日,智東西從AI芯片產業鏈獲悉并證實這一消息:
在同年10月10日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Huawei Connect 2018),華為輪值董事長、華為海思董事長徐直軍將推出華為云數據中心AI芯片,并推出一套AI跨平臺部署方案,也就是之前業內盛傳的“達芬奇計劃”真身。
隨后在10月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徐直軍重磅推出了兩款AI芯片,分別是面向云端超高算力場景的昇騰910、以及主打終端低功耗AI場景的昇騰310,兩款芯片都采用華為自研的達芬奇架構。
“寒武紀的(IP)也很好,但是它無法支持我們的全場景,我們需要從云、到端、到物聯網終端的人工智能設備,因此我們要創造性地打造一款新的架構。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了這個達芬奇架構,能夠解決極致的功耗與極致的算力需求。”徐直軍如是說。
當時曝光的達芬奇架構,采用魔方(cube)式MAC陣列,直接將計算用的MAC按不同計算以不同方式進行組合,能夠高效支持卷積神經網絡(CNN)推理,另外魔方式MAC陣列能一次處理同批次中的不同并行數據,也能較好支持訓練。除此之外,達芬奇架構還配以標準的數據緩存。
對于不同規模的芯片,華為可以通過放置不同數量的達芬奇核心來靈活地滿足不同算力需求,同時在能效和成本上做了更多的優化。此次從達芬奇架構從云端AI芯片首次引入終端的手機AI芯片,也不算讓人太過意外。
2、CPU、GPU、IVP和ISP
CPU采用全新智能調頻調度技術,設計了2大核(Cortex-A76,2.27GHz)+6小核(Cortex-A55,1.88GHz)架構,實現強勁性能。
GPU方面,麒麟810則采用了Mali-G52 6核架構。
拍照方面,麒麟810采用全新旗艦級像素處理單元,采用最新一代自動白平衡(AWB算法),增加細節增強模塊(DE)、DMAP等模塊,增加RAW域降噪處理,還增設AR特征點云計算加速。
這款芯片實現IVP+ISP影像性能與算法的雙重提升,帶來更強大的夜景算法、更高亮度和寬容度、以及更出色的細節展現能力。
麒麟810還延續旗艦芯片卓越的通信能力,支持雙卡雙VoLTE體驗,能在各種復雜的通信場景下實現穩定、極速的移動通信連接。
此外,麒麟810推出自研中間算子格式,支持華為HiAI2.0平臺,HiAI是華為為應用開發者提供麒麟芯片AI能力的接入平臺,可以開發者在麒麟810上,實現多種AI功能,包括AI影像、AI游戲以及AI美音等應用。
首款搭載麒麟810的手機nova5
在麒麟810發布的同時,華為今天還發布了搭載麒麟810的首款手機nova5。值得一提的是,華為nova5采用的是麒麟810芯片,而nova5 Pro則是搭載了麒麟980。
nova5在創新上有以下幾大看點:
1、后置四攝
nova5采用了后置四攝像頭設計,分別為4800萬高清攝像頭+1600萬超廣角鏡頭+200萬微距鏡頭+200萬景深鏡頭。
前置方面,nova5搭載了3200萬前置美顏鏡頭。
2、AI拍照
nova5支持超級夜景、人像模式。在視頻方面,nova5還支持AI視頻剪輯,可以讓用戶輕松分享朋友圈。
最特殊的是,nova5上首發了前置人像超級夜景模式。在NPU的加持下,首先對人像進行精準識別,然后對背景做多層光影分離重建技術,最后合成在一起形成圖像。
3、超級快充
nova5上還配上華為自研的40W的超級快充技術,在今天的發布會上,何剛還第一次透露,華為40W超級快充技術在全球已經有超過1千萬消費者在使用。
4、升級的語音助手小藝
在nova5上,華為語音助手小藝也獲得了不小的升級。
長按電源鍵一秒可以喚醒小藝。根據于用戶對話的內容,自動打開第三方應用,并根據語音執行任務,無論是導航、翻譯、物體識別等。比如用戶長按電源鍵說出“這是什么”,小藝就會打開攝像頭并對物體進行識別。
此外,華為還和全民K歌合作,推出AI修音技術,在不改變音色的情況下,解決唱歌跑調問題。
結語:華為手機AI芯片再獲突破
這次nova5發布會中最受矚目的,毫無疑問即是芯片。
“達芬奇計劃”從去年曝光以來,一年的時間里,華為已經推出了云端AI芯片昇騰Ascend 910、昇騰Ascend 310以及高端手機AI芯片麒麟810三款。達芬奇架構的芯片產品線也從云端向著終端再下一城,第一次被從云端AI芯片引入了手機AI芯片。
而今天,華為首次發布其中、高、旗艦系列的手機AI芯片,并且宣布了第二款自研7nm芯片麒麟810,使得它成為迄今為止全球唯一一家擁有2枚7nm芯片的手機廠商。
不過,目前,麒麟810被用于nova5普通版,而在nova Pro上則依然采用了麒麟980。可以看出,華為正在從高端芯片開始嘗試,落地達芬奇架構。
如果這個芯片的性能表現符合華為曬出的成績單,那么華為的高端芯片不僅實力碾壓它本應對標的高通驍龍730,而且超越了高通去年年底才推出的旗艦芯片驍龍855。這樣的成績是令人驚喜的。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2019筆記本電腦性價比排行榜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