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艱難時刻,越能見證守望相助的精神,越要凝聚同舟共濟的力量。
近期全國很多地區在經歷感染高峰,面臨重癥疫情沖擊,作為醫療制造企業,科曼醫療晝夜兼程,舉全司之力保供各省、各級醫院重癥醫療資源,各位供應商伙伴全力以赴、并肩作戰,協調人力、資源,一起保障供應,共克時艱。
「科曼共享」實地探訪供應鏈條重要環節供應企業,及時報道一線抗疫保供生產實況。
深圳市星特昌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為呼吸機、監護儀、手術燈等醫療設備提供機柱、彈簧等金屬零部件加工生產業務。
1月6日,在位于深圳市寶安區的深圳市星特昌金屬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耳畔回響的是機器轟鳴聲,映入眼簾的是冬日暖陽下,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自動生產線快速運轉,工人們忙碌而熟練地投料、包裝、質檢、入庫……廠房外,一箱箱已經“全副武裝”打包好的彈簧、機柱正等待運輸,它們作為組裝呼吸機等醫療設備的重要零部件,即將參加抗擊新冠帶來的重癥“戰斗”。
呼吸機是治療新冠重癥患者的重要醫療設備。2022年11月30日,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呼吸機需求量急劇攀升。作為給呼吸機制造提供零部件的下游供應商,星特昌接到的訂單遠超日常產能。
“當前,星特昌追求怎么生產最多的關鍵零部件,推動呼吸機產能提升,拯救更多人。”星特昌總經理胡順添介紹說,“目前呼吸機是最緊缺的設備之一,公司也正開足馬力加快生產,千方百計克服用工、物流等困難,緊急采購調撥原料、輔料,確保滿足市場需求。”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后,星特昌已為數十萬臺呼吸機提供零部件,現有上萬臺的生產任務訂單在排期中。“現在全公司上下都在加班加點,生產線兩班倒,24小時不間斷生產,盡最大力量保障供應。”胡順添表示,“與10月份產出相比,12月份增長在30%以上。1月份預計比12月份再增長15%左右。”
穩產保供中,充足的工人是關鍵因素。10月份起,星特昌便將新春假期調整為流動調休,提倡就地過年。“開這個口我是很難受的,但不得不去做。”胡順添提到,經歷了幾輪“陽康”,工人基本全部返崗。隨著春節臨近,為了讓返鄉心切的工人留崗,“公司正不計成本保證工人留下來,保障個人防疫物資、生活物資無憂。”全司152位員工中有80%都愿意留下保產,為醫療器械產品早日抵達抗疫一線按下“加速鍵”。
“不僅是‘舍小家為大家’,也能減少家中老人的感染風險。”胡順添同時勸說自己的下游合作商。抗氧化是呼吸機精密零件加工的關鍵步驟,能夠杜絕呼吸機內產生脫落的氧化物質。為了讓承擔這一步的合作企業留下,胡順添提前打款保證金,并承諾今后的整年合作,成功讓氧化廠再干10天。也讓9家下游核心供應商中的5家愿意持續供貨。
如何讓滿負荷運轉的工廠再提產能?胡順添積極進行生產線的升級改造。作為華南理工大學的高材生,他有著自己的專業優勢和多年醫療設備研發的經驗積累。拿到施工圖紙后,往往會第一時間提出優化建議,拿出最好的解決方案,自然能事半功倍。當接到輸注泵機柱的緊急需求,為了不耽擱本廠呼吸機的生產進度,胡順添當即聯系另外的供應商給自己供應一部分原料,自己做整體組裝,順利進行資源配置。
“要實打實做實事,自然而然有人找你合作。”胡順添提到自己的“生意經”這樣說道。做實事的星特昌,因此成為很多廠商青睞的合作對象。
三年來沒在惠東老家好好過個年的胡順添,今年也計劃以工廠為主。他說,“我們也是在救人。尤其在這關鍵時期,作為醫療事業的一份子,必須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把抗疫保供工作落到實處。”
采訪當天,胡順添準備的過年橫幅到了。廠房門楣上方,掛起的十個大字“大干一百天 多救更多人”赫然醒目。這不僅是一句響亮口號,也是星特昌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的信心和決心,更是“質量第一 信譽第一”星特昌精神的生動詮釋。我們相信,星特昌一定能圓滿完成春節保供的任務。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葉紫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