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近日各地區醫院門急診發熱、流感患者逐漸呈上升趨勢。為有效防治當前春季流感,提高中醫藥治療流感的診療水平,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急癥專業委員會和呼吸病專業委員會、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病分會、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中西醫結合急救學組、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西醫結合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上海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上海中醫藥大學急危重研究所等學術組織與機構,聯合發布《2023年春季成人流行性感冒中醫藥防治專家共識》,以期對當前春季流行性感冒中醫藥防治起到臨床指導作用。華森制藥甘桔冰梅片、痛瀉寧顆粒被列為該共識推薦用藥。
截圖來源:醫師網官網
據該共識,流感起病急,潛伏期一般為1-4天,主要臨床表現以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體溫可達39~40℃,可伴有畏寒、寒戰、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欲減退、腹瀉等全身癥狀,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眼結膜充血等。重癥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并發癥,甚至死亡。
該共識指出,流感屬于中醫“疫病”、“時行感冒”范疇。研究表明,中醫藥在減輕流感并發癥、縮短病程方面療效顯著,對流感的防治起到重要指導作用[1]。此次華森制藥入選的甘桔冰梅片和痛瀉寧顆粒都是國家醫保品種、《中國藥典》收錄品種等,在臨床廣泛使用,并在疫情期間入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兩保?穩”清單》、人民日報和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雜志《新冠感染成人居家中醫藥健康管理專家共識》等指南共識,被南方日報、羊城晚報等官方媒體文章、視頻推薦,被納入多個省、市方艙醫院用藥。
該共識結合當下流感特點,針對不同癥狀表現進行用藥推薦。當流感輕癥有發熱惡寒或不發熱,咽干咽紅,或鼻塞、輕咳少痰,乏力,舌邊尖淡紅,苔薄,脈浮數等臨床表現時,推薦使用甘桔冰梅片等中成藥。甘桔冰梅片由桔梗、薄荷、射干、青果、冰片、蟬蛻、烏梅、甘草共八味藥物組方而成。甘草、桔梗經典組合,具有清熱解毒、清喉利咽、祛痰止咳等多種作用,尤其適用于以咽痛、咽干、咽黏膜充血、聲音嘶啞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感染。薄荷、射干、冰片可抗炎抑菌、抗病毒、消腫止痛,且冰片可促進藥物吸收,使甘桔冰梅片更快、更好地發揮功效,對于常見的咽喉紅腫疼痛是有針對性且有效的。
當流感輕癥有惡寒,發熱或不發熱,無汗,頭身疼痛,鼻流清涕,或納差、腹痛、腹瀉,舌淡紅,苔薄而潤,脈浮緊等臨床表現時,推薦使用痛瀉寧顆粒等中成藥。痛瀉寧顆粒源于明代《景岳全書》中的經典名方“痛瀉要方”,由白芍、白術、青皮、薤白四味藥食同源的藥材組成,具有解痙鎮痛止瀉,調節腸道菌群,抗菌消炎,調節免疫的作用,能快速緩解腸道疾病或感染引起的腹痛、腹瀉、腹脹及腹部不適癥狀、腸易激綜合征,療效顯著,使用放心。
同時該共識強調,流行期間應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加強體育鍛煉,要“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精神內守”、“真氣從之”,方可病安從來。華森制藥始終堅持為“為老百姓提供好藥”的初心,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現代化,在中醫藥振興發展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
參考文獻:[1] 彭偉, 盧洪洲, 卜建宏,等. 中醫藥治療甲型流行性感冒研究進展[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21,02:960-963.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葉紫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