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施耐德電氣副總裁、公司事務及可持續發展中國區負責人王潔在2022年施耐德電氣 “數字賦能,全程減碳”創新峰會上指出,雙碳時代,企業的運行邏輯也發生了變化,要實現穩健和長遠的發展,關鍵在于打造“可持續影響力”。
當前,日益加劇的氣候變化和多元化的社會發展對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獲得商業成功,企業還必須踐行可持續理念,實現社會價值。此外,企業不僅要自身踐行可持續,還要積極賦能和帶動整個生態圈,形成“可持續影響力”,推動社會共同進步。
作為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早在2002年,施耐德電氣就將其納入公司的核心戰略,多年的實踐成就也獲得了全球權威機構的認可,包括連續11年登上企業爵士“全球可持續發展百強企業”榜單、“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和碳排放披露項目的A級名錄等。企業如何打造“可持續影響力”,王潔認為應注重五個方面:
施耐德電氣副總裁、公司事務及可持續發展中國區負責人王潔
首先,企業要做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只有走出雙贏之路,才能行穩致遠。 其次,可持續發展與全人類息息相關,企業必須考慮整個生態系統,兼顧股東利益和生態伙伴利益。
第三,可持續發展要融入企業主營業務的方方面面。“以施耐德電氣為例,我們將可持續落實到了業務的各個環節,在全球已實現51家‘零碳工廠’,其中14家在中國。我們還打造了端到端綠色供應鏈,帶動上下游加速減碳。”
第四,企業既要做踐行者,也要做賦能者。當前,仍有大量企業缺少減碳的整體思路和能力,急需經驗分享和技術支持。施耐德電氣將自身踐行的經驗和領先的數字化技術結合,持續賦能各行各業向高效和可持續轉型。從2018年至今,施耐德電氣已幫助全球用戶累計減少3.58億噸碳排放,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8億噸。
最后,要打造“可持續領導力”,企業還需要進行深層次的管理和文化變革,激勵全員參與,形成內驅力和長效機制。
王潔表示,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長期踐行者和堅定賦能者,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于成為“可持續影響力企業”的榜樣,并賦能更多中國伙伴和用戶構建“可持續影響力”,共同進步,共筑綠色未來。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葉紫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