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發布“中英減鹽行動-健康減鹽專家談”專題文章,倡導公眾飲食健康尤其應該做到“低鹽飲食”“鈉鉀平衡”。這是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自2月22日舉辦中英減鹽項目線上研討會及系列健康科普活動的延申。參與線上研討和專題訪談的中外專家指出,隨著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推進,我國居民對高鹽飲食危害的認識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長期高鹽飲食可導致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等多種慢性病,需繼續強化“鈉鉀平衡”的公眾飲食健康理念。
提倡“鈉鉀平衡”的健康飲食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監測與評估部主任李英華研究員指出,減少食鹽攝入一直是我國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2019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堅持預防為主,聚焦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問題,實施15大專項行動,其中,“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合理膳食行動”“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等多項行動中,都把減少食鹽攝入作為重要工作內容。
隨著我國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推進,我國居民對高鹽飲食危害的認識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長期高鹽飲食可以導致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等多種慢性病。高鹽飲食導致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主要與食鹽中的鈉離子(Na+)有關,體內鈉離子增加可導致水潴留,從而引起血容量增加,導致高血壓。其實,血壓不僅和鈉離子有關,還和鉀離子(K+)有關,鉀離子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鈉鉀平衡”對于保持血壓平穩具有重要作用。我們生活中的低鈉鹽就是用氯化鉀替代了普通鹽中的部分氯化鈉,旨在減少鈉攝入的同時,適當增加鉀的攝入。因此,我們在關注減鹽的同時,也要在日常飲食中注意富鉀食物的攝入,努力做到“鈉鉀平衡”。
“鈉鉀平衡”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王增武教授指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低鈉高鉀飲食可顯著降低血壓,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一項匯總了6個人群、平均觀察8年多的隨訪研究顯示,高鈉、低鉀和高“鈉鉀比”都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一天中鈉排泄量每增加1000毫克,心血管病風險就會增加18%。與此相對的是一天中鉀排泄量每增加1000毫克,心血管病風險則可減少18%。
另一項在我國2萬多農村居民中開展的大型隨機對照人群試驗研究顯示,在心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中使用15-35%的氯化鉀替代了氯化鈉的低鈉鹽,隨訪近5年后,與使用普通鹽的人群相比,使用低鈉鹽的人群腦卒中減少了14%、心臟病事件減少了13%,各種原因所致總死亡減少了12%。
我國居民鈉鉀攝入量不均衡,“鈉鉀比”過高
中英減鹽行動中方負責人、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張普洪研究員指出,鈉和鉀都是維持人體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但長期高鈉低鉀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并由此誘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鈉鉀比”是鈉和鉀離子個數的比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關于成人和兒童鈉鉀攝入量指南,鈉鉀攝入量均衡,即1∶1 的“鈉鉀比”飲食最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然而,大多數國家普遍存在鈉攝入過多和鉀攝入不足的情況,“鈉鉀比”多在2∶1以上。2018年,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等多家單位開展的中英減鹽行動在中國六省進行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的“鈉鉀比”更加失衡,高達5∶1。
食鹽攝入過多和富鉀食物攝入不足是 “鈉鉀比”過高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國居民膳食中“鈉鉀比”過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健康所王惠君研究員表示,“鈉鉀比”過高,主要原因是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過多的同時富鉀食物攝入不足。
一方面,我國居民長期形成的高鹽的飲食習慣雖然在逐漸改變,但在食物儲存、加工和烹飪環節加入的食鹽以及其他含鈉的調味品仍然過多,這造成了我國居民鈉攝入過高。另一方面,我國居民蔬菜、水果、豆類和堅果類食物攝入不足,這些食物都是鉀良好的食物來源,由此導致居民鉀攝入不足。此外,過于復雜的食品預處理和加工也會導致大量鉀的流失。
維持鈉鉀平衡就要在日常飲食中“追求自然”
張普洪研究員建議,鑒于自然食物高鉀低鈉的特點,要想維持膳食中的鈉鉀平衡,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日常飲食中“追求自然”。其核心就是“少添加,淺加工”。“少添加”是指在烹飪和飲食過程中少添加鹽和油。這既可減少鈉的攝入,也有利于增加自然高鉀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和豆類制品的攝入;“淺加工”則是通過減少加工環節避免鉀和其他營養素的流失。這種“追求自然”也符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關于“多吃蔬果、奶類和大豆”和“少鹽少油,控糖限酒”的核心建議。
低鈉高鉀飲食建議
(1)家庭烹飪盡量少放鹽和其他高鹽調味品,可用蔥、姜、蒜、花椒、香菜等天然食材提味提鮮;避免長時間烹飪,防止鉀和其他營養素的流失。
(2)在外就餐或點外賣時,主動要求少放鹽。
(3)選購預包裝食品時,要注意看營養成分表,選購鈉含量較低的食品。
(4)選用低鈉鹽。低鈉鹽用15-35%的氯化鉀替代了氯化鈉,減少了鈉含量,增加了一定的鉀含量。需要注意的是,低鈉鹽也不能多吃。腎病患者是否能吃低鈉鹽,需要聽從醫生建議。
(5)保證富鉀食物攝入充足,尤其是蔬菜水果、堅果和豆類。
(6)少吃深度加工的食物。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葉紫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