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博實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教育方針,致力推動科學教育發展。10月20日—21日課程教材研究所組織舉辦義務教育科學課程實驗研究培訓會議,為博實樂教育集團量身定制系列培訓課程,傾力打造博實樂科學教育新樣態。會議由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學課程研究中心負責人主持,義務教育科學課程實驗研究創新團隊領導、專家,以及集團聯席總裁黎婉媚、高級副總裁程晉升、品牌客戶部總經理黃蓉、教科院院長強光峰、碧桂園實驗基地科學課程實驗創新團隊成員參加會議。
博實樂教育集團聯席總裁黎婉媚(前排左二)、高級副總裁程晉升(前排右二)參加會議
厘清價值:科學課程實驗的重大意義
科學教育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世界各國相繼進行科學課程改革,促進科學教育發展,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水平。2022年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以其“素養立意、注重綜合、進階設計、加強實踐、立足現實”的修訂思路,為深化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改革提供方向引領。課程標準的實驗研究,將圍繞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業質量及課程實施等方面,總結典型經驗,發現問題和困難,并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為下一輪科學課程標準修訂提供翔實可靠的過程證據。
集團聯席總裁黎婉媚介紹了集團推進科學課程實驗研究的整體情況,并特別指出:承擔科學課程實驗研究,無論是對國家課標的實施與修訂,還是對集團的內涵提升與創新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希望集團實驗團隊按照“擔使命、抓落實、促發展”的總體要求,深刻領會,學以致用,圓滿完成研究任務,向課程教材研究所、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實驗創新團隊交出一份合格而滿意的答卷,為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做出更大貢獻。
高端引領:科學課標的內涵意蘊與實踐方略
本次培訓會議,共有6位專家以大局思維、全局視角,深度解讀2022年版義務教育科學課標的內涵意蘊,提出了將課標理念轉化為教育行動的實踐方略。
陜西師范大學教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胡衛平,闡述了義務教育科學課標修訂的時代背景和修訂思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教育革命加速發展、世界創新格局深度調整的背景下,指向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高質量科學教育對于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針對2022版科學課程標準突出素養立意、注重綜合、進階設計、突出實踐的特點,胡衛平教授基于“思維型教學”理念,倡導“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總結反思—應用遷移”的教學設計。
杭州基礎教育研究室附屬學校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李霞,對“基于核心概念的單元教學設計”的原理追本溯源,并結合具體案例條分縷析。她指出,單元教學設計是用系統論的思想方法分析教學內容、在整體觀的指導下規劃教學要素的設計方法;在新課標背景下,單元教學設計應聚焦學生核心素養,以核心概念的進階學習作為學生認知發展的基本路徑。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副主任、特級教師、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喻伯軍,從教研人員的準確定位、研究團隊的科學組建、教研活動的有效組織、骨干教師的培養引領等方面,基于生動豐富的實踐案例,分享了科學學科推動深度教研的“浙江故事”,具體介紹了教研體系的構建策略、教研活動的設計推進思路。
華中師范大學教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劉守印,基于課程性質、課程理念,闡述了核心素養與課程目標、學科核心概念與跨學科概念的關系,以及科學課程由學科核心概念分解出具體學習內容、基于學習內容整體刻畫學業質量的結構特點。
清華大學教授、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高云峰,著眼于學生在未來的生存能力,強調科學不僅是知識體系更是探究過程,在探究實踐的過程中應注重思維引導、全面培養;以不同類型的案例展示了設計合宜的探究問題和實驗引發學生認識沖突、激發積極思維的方法,努力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和實踐。
華東師范大學附屬桐廬學校校長、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義務教育科學和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修訂組核心成員曹寶龍,圍繞科學課程的過程性評價與作業設計,介紹了PISA科學測試的架構,分析了評價與學業質量、學業要求的關系,強調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意義,分享了作業設計、單元測評、期末測評的基本原則與思路。
胡衛平教授在會議總結中勉勵碧桂園實驗基地創新教研機制,把實驗工作與教師成長相結合,把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相結合,創造性地開展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學,高質量規劃和推進科學探究實踐活動,積累形成優質案例,培養專家型教師,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提升,保證實驗工作的圓滿成功。
集團學術管理中心教科院院長強光峰表示,專家的報告高屋建瓴、系統全面、啟迪智慧,對碧桂園實驗基地的實驗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碧桂園實驗團隊將認真領會會議精神,開展學習、反思、交流專家報告的“60天行動”,以大單元教學設計為主題開展課例研究,將實驗工作帶入到“現在進行時”,積累案例,總結經驗,打造品牌。
博實樂教育集團科學課程實驗研究項目校組織學習
灣區方陣:科學課程實驗研究的統籌推進
博實樂教育集團以廣東碧桂園學校、廣州鳳凰城中英文學校為龍頭,帶動灣區其他學校,點面結合,統籌推進,形成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實驗研究的“灣區方陣”,以新課標研修為基礎,在實驗過程中積累經驗、發現問題,針對重點問題、共性問題,以行動研究、案例研究為主要方法,定點、定向突破,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博實樂教育集團建立“雙團隊、雙循環”機制,發揮核心團隊的“引擎”作用,培養“種子教師”,激發內生動力,堅持效果導向,務求實驗研究取得實效。
集團制定“一縱一橫,三層遞進”的工作推進措施:縱向抓時間節點,按照實驗研究的進度,倒排時間節點,以終為始,高效執行;橫向抓實驗內容,根據實驗研究方案要求,圍繞課程實施規劃、教學實施、考試評價、培訓研修等環節的落地落實,全面開展實驗研究。
初心如磐,始終前瞻。1994年,博實樂教育集團辦學之初就設立了包括科技活動中心在內的五個課外活動實體,并將科學研究、科技制作列入綜合能力課程。進入新世紀,集團將科學教育版塊作為學校課改的重點項目,搭建科學教育校本化課程體系,構建起“教學為本、活動為重、發展個性、開拓創新”科學教育體系,學生科學素養得到極大提升。當前,博實樂教育集團將以科學課程實驗為契機,圍繞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的落地落實,做科學課標落地的“答卷人”、課程改革實驗的“探路者”,為 “三有”時代新人的培養提供“博實樂經驗”。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葉紫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