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雜談】人類對于極限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放在奧林匹克上就是更高更快更強,放在手機上就是更輕更薄更窄。誠然,在手機硬件同質化的今天,材質工藝與顏值已然成為了廠商新一輪的賣點。對消費者而言,工藝未必感受的到,材質只是過眼云煙,第一印象最深的,還是手機的顏值。
近日OPPO爆出了一款全新的無邊框旗艦機,又一次讓無邊框設計成功刷屏。事實上,近期曝光率極高的樂視手機也在以無邊框設計進行宣傳,足以看出無邊框設計將成為下一個熱點。廠家這樣做的理由是顯而易見的,畢竟無邊框設計是提高手機顏值的不二法寶。那么無邊框設計還有哪些優勢呢?
無邊框設計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極強的視覺沖擊力,讓人很難移開目光,無形之間就提高了手機的檔次。其次,無邊框設計帶來極高的屏占比,讓手機在更小的機身尺度內融入更大的顯示屏,帶來極佳的視頻游戲體驗,攜帶性上也有進步。
可惜現實與理想之間總是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如同無邊框手機一樣,說了多年依舊沒有見到真正的成品。如今市面上所有號稱無邊框設計的手機,都是窄邊框設計。那么,無邊框設計真的就這么難嗎?
很不幸,答案是肯定的。以目前的技術來看,想做出無邊框手機基本是不可能的。以LCD顯示屏為例,其核心是兩片玻璃(TFT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其中滴入液晶(液晶是可以流動的)。為了防止液晶漏出以及固定兩片玻璃,在屏幕外圍會涂上1mm左右寬度的封框膠。短短1mm的封框膠,就足以使無邊框設計成為泡影。
既然液晶屏沒希望了,那不需要液晶的OLED屏幕呢?很遺憾,OLED屏幕也辦不到。無論LCD還是OLED,都是一顆顆像素呈現出來,拼成圖像。每一顆像素都需要電路來進行控制。微觀上電路的走線從亞像素之間的間隙引出來,全部甩到了邊框的位置?,F在手機屏幕分辨率飛漲,走線動輒千根,能做到1mm左右已然不易。而且,考慮到無邊框手機的碎屏風險成指數倍增加,維修成本也不是小數目,這些都影響了無邊框手機的推廣。
那么,說好的無邊框設計呢?各位別急,以目前來看,制作出物理上的無邊框基本是不可能的,但還是有辦法間接實現無邊框。
去年,夏普聯合軟銀推出了“無邊框”手機AQUOS CRYSTAL和AQUOS CRYSTAL X。為了達到“無邊框”的效果,夏普采用了新型的水晶玻璃觸控面板(名為CRYSTAL DISPLAY的技術),其邊緣為斜邊切割,通過光學透鏡的效果達到了“隱藏”黑邊的效果,再加上原本手機邊框就很窄,所以整體上達到了近乎無邊的效果。當然,嚴格的說這只是夏普制造出的一個光學魔術,并未真正意義上解決手機屏幕的黑邊問題。如要真正解決,就必須提到夏普的“自由形態顯示”技術。上面已經提過,屏幕周圍的黑邊是用來放置門驅動器的驅動電路的,夏普的做法就是讓這部分電路“消失”,將這些電路都整合到液晶面板的每個像素中去,這樣就可以徹底甩掉面板邊緣的電路部分了。
然而,廣義上我們說無邊框設計,指的絕不是僅僅消除屏幕周圍的黑邊,是要連面板保護部分的邊框都去掉。真正意義上的無邊框,絕不是光學魔術可以實現的,那要怎么做呢?
想要去掉面板保護邊框,唯一的方式就是代換,利用曲面屏來包裹整個前面板以及側邊,將屏幕走線等都引到手機后背上去。早在2013年,日本半導體能源研究所就展示出了一系列的OLED柔性顯示器,曲率半徑已經做到了4mm,可以勝任上述要求。只是當時展示出的并非最終品,要想應用到手機上,還有一段路要走。
對于極限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無邊框不僅帶來了更好的體驗,還帶來了極致的視覺沖擊。早期iPhone就被YY出無數張無邊框的概念圖,足以看出人們對于無邊框手機的熱愛。如今技術已經逐漸成熟,想必無邊框手機進入市場的日子也不遠了。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iphone7和8哪個好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