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作為智能手機的領航者,一直是各大手機廠商競相超越的對象。得益于iPhone搭載的iOS系統,以及蘋果所打造的閉環應用生態,iPhone一直保持著手機界里的老大地位,也成就了蘋果這個萬億美元量級的超大科技公司。蘋果是以售賣硬件為主的科技公司,供應鏈受到疫情的影響,蘋果出貨量隨之大大減少,近日,蘋果突然宣布!中國官網實行限購,iPhone手機每人最多買2部!
有人在蘋果官網上發現,部分產品開始了限購措施,iPhone 11系列手機、iPhone XR、iPhone 8系列手機,每人限購2臺;新款的iPod Pro每種尺寸每人限購2臺;新款MacBook Air、Mac Pro、Mac mini、Pro Display XDR每人限購5臺。
限購消息一出,又有好事者開始譴責蘋果的產能問題。本次限購,確實來源于供應鏈的產能不足,但這是當下制造行業的通病,并不是蘋果單方面的不足。疫情來臨,封城封路,幾乎斬斷了所有制造業的生產供應鏈。來自權威機構的數據表明,2020年1、2月份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僅為2719.7萬部,同比下降了44.1%,其中iPhone手機在2月的出貨量同比下降了6成,僅為49萬部。
蘋果公司稱,蘋果公司全線產品的硬件生產均受到不小程度的沖擊,影響了市場供給。受網課帶動而大熱的iPad產品,在京東等多平臺都顯示無貨。蘋果公司有九成的產能來自中國大陸。近日鄭州富士康工廠已開始復工復產,但恢復正常生產狀態的速度遠遠低于預期,全球iPhone供應將受到限制。全球有八百多家工廠為蘋果提供零部件及組裝服務,但除中國外現正處于疫情的集中爆發期,嚴重影響了產品的供給。日韓廠商的廠區內均發現了確診病例,導致生產線停運,具體復產時間還是個未知數。
iPhone在供需兩端受到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種影響還有進一步加劇的可能,所以蘋果通過砍單的策略來及時止損。在生產端被迫減少了零部件的訂購單,以求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帶來的風險。在供給端,就是我們在標題看到的了,蘋果公司開始實行限購策略以求當下的庫存和產能還能夠支撐得起市場需求。
進入2020年以來,蘋果高管一直鬧心不斷,從供應鏈問題,到錯過5G,再到發布會延期,蘋果在今年開年就遇到了諸多挑戰。在美國當地時間3月18日,美股迎來了歷史第五次,也是今年的第四次熔斷,蘋果股價下跌了12.86%,跌幅創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蒸發了蘋果4287億美元的市值。在大盤和科技股集體跳水的大環境下,蘋果的總市值從14316.57億美元降至10029.25億美元。
雖然蘋果仍是萬億美元俱樂部的一員,但當下困難重重,前幾天發布的新品,也沒能給蘋果帶來強心劑的效果。在蘋果的營收報告中,大中華區只占到了14.8%;美國和歐洲市場占比70.4%,有分析人士稱,蘋果的產能預計會在7、8月份才能恢復,限購也許是蘋果的無奈下唯一能采用的辦法了。對此,不知道大家怎么認為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互相交流。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生活晨訊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