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文表示,該局于近日對本市銷售的手機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本次抽查的35批次產品中,經檢驗,小辣椒等品牌均有相關型號手機出現不合格情況。
35批次抽查
據了解,本次監督抽查檢驗依據相關標準要求,對包括靜電放電在內的十余項指標進行了檢驗。抽檢的機型共35款,型號均為vivo、華為、小米、OPPO、魅族、三星等主流手機廠商的產品。其中,朵唯D1、小辣椒20180102Q等機型因電磁波吸收比值也稱比吸收率(SAR)標識問題成為2019年上海市手機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不合格產品。
同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不合格的項目作出解讀如下解讀,所有提供公眾靠近人體頭部使用的移動電話應標識下列內容,在產品說明書中應以黑體字表示:“本產品電磁輻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為X.X W/Kg,符合國家標準GB 21288-2007的要求。”,并鼓勵在產品外包裝上標明電磁輻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X代表數字0-9)。另外,在產品說明書上應標明心臟起搏器、助聽器、植入耳蝸等使用者在使用本產品時需注意的事項。
很多企業只注意到標識其中之一,或者在標志標識中存在的不規范或者不準確鉆質量空子的現象,如格式不嚴謹,標識的醫療設備不明確等等,不滿足國家強制標準的要求,也直接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
而對于本次抽查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將移交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資料顯示,SAR值一般指手機產品中電磁波所產生的熱能,它是對人體產生影響的衡量數據,單位是W/Kg(瓦/公斤)。SAR值表示行動電話的熱能會對人體會造成多少影響,數值越大,表示對人體的影響越大;反之則影響較小。關于手機對人體的輻射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電磁波能量吸收比),美國和歐洲已經有了規定,美國標準為1.6 W/kg(1克),歐洲標準為2.0 W/kg(10克)。
手機質量問題何解
實際上,隨著手機逐漸成為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其安全性一直受到消費者的重視,此前紅米手機被曝多起自燃事件更引發軒然大波。
一位業內人士對財經網表示,從不合格指標分析可以看到,手機產品的不合格主要原因是由于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選用較劣質的材料,并通過模糊標識“鉆空子”。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也明確指出,用戶購買手機時,應通過手機參數進行合理選擇,手機出廠說明書及外包裝上一般均標有產品的參數,如比吸收率值標識,涉及到輻射參數;處理器性能的CPU頻率,涉及到處理游戲、視頻等的速度;屏幕的分辨率涉及到視覺體驗;攝像頭的像素數涉及到拍照及攝像能力等,應通過這些參數綜合衡量一款手機的性能情況,不要盲目的只追求某一參數的高低。
當然,用戶在選購電子電器產品時,僅通過上述參數往往也無法直觀地判斷出產品的安全性能,為了廣大消費者的安全,回歸本質,還應生產企業多一分責任,少一分偷工減料。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中國產業觀察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