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講,手機的外觀設計決定了其人氣興衰。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例如常年被人們吐槽的三星在最新的GALAXY S5上也加入了獨到的背板設計,意為力挽狂瀾抓住那些外貌黨的眼球。然而,就在國際品牌考慮如何讓人們更能接受其產品設計的時候,我們國產手機的外形也在慢慢蛻變著……諸如錘子T1、華為榮耀6乃至于最新的小米4手機,或擁有時尚、科技感十足的雙鏡面設計,或配備質感十足的金屬元素等等,與以往國產手機風格有著云泥之別。
在光鮮的外表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表里如一,或表里不一。就如現在比較火的一款國產互聯網品牌手機,在號稱牛逼了爽極了的極致手感同時,卻在內部做工上選用了手法粗劣的焊錫焊接工藝。在這里,本文會揭曉錘子T1、華為榮耀6以及小米4手機是否做到了表里如一。
首先,先讓我們簡單的看一看小米4、錘子T1和榮耀6的外觀對比。
在國產手機當中,小米4、錘子T1和榮耀6的外觀設計還是非常不錯的。雖然里面我們看到了iPhone、索尼的影子,但好東西拿來學一學也是極好的。
外觀設計特色:
錘子T1:雙鏡面對稱設計
華為榮耀6:雙鏡面對稱設計
小米4:金屬邊框設計
在精致的外表下,有著怎樣的內里,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也許永遠是個迷。一個做工質量過硬的手機,在正常使用下,通常能夠使用2至3年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但一個只為追求外觀,而不將就內在工藝品質的手機,很有可能會因為一次不經意的震動或者明顯的天氣變化而出現各種毛病。
從左側依次為:榮耀6、錘子T1、小米4
不過,小編本次選用的對比機型當中,皆為業界口碑良好的手機產品,應該不會出現上述后者的情況。接下來,通過簡單的拆解,從拆卸難易度、制作工藝、結構設計以及用料等方面判定誰更具工匠之心。
拆卸難易度測試:
小米4后蓋拆卸難度測試
小米4的后蓋非常好拆卸,不過前提是你要準備好工具。如圖所示,小米4手機開后蓋的方法僅僅是用吸盤拔出即可。
錘子T1后蓋拆卸難度測試
錘子T1拆后蓋的方式是必須用其配備的螺絲刀,擰下兩顆直徑約3毫米的螺絲釘,非常考驗眼力。不過好在取下螺絲后,我們只需要將后蓋向上輕輕一推即可開啟。
華為榮耀6后蓋拆卸難度測試
而相對于前面兩款手機而言,華為榮耀6在拆后蓋的工序上是最為繁雜的。主要是榮耀6后蓋采用了如膠似漆的貼合式設計,在保證不損傷背板的前提下,需要使用溫槍來軟化膠水,而摘取的同時,還需要使用撥片來將其與機身分離,如果使用手的話,難以保證膠水的二次使用以及手指力度過大導致背板變形的情況。
當然,本項測試對于產品本身而言只是彩頭,拆卸難易度并不直接影響手機的品質做工。不過從工藝的角度來看,如何判定一款手機是否有著一個很好的結構設計,良好的拼接契合度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同時,小編個人認為使用貼膠的方式來固定手機零部件是一個很沒技術含量的設計。
拆卸后蓋難易指數:(越低越好,共計4顆★)
小米4:★★
錘子T1:★★
華為榮耀6:★★★★
1、后蓋用料情況
后蓋展示
在后蓋的堅實度方面,說白了就是用料越足越好。
榮耀6
小米4
錘子T1
如圖所示,孰強孰弱一目了然,在此就不再評論了。
2、第二層保護外殼質量
內部結構做工質量
在拆機過程中,如何初步判定手機的做工質量。就是從擰螺絲開始,這個簡單的步驟其實可以給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第二層保護面板的做工質量精細與否直接影響擰螺絲時的難度。當碰到質量不好的手機時,其螺絲母部分的塑料不夠結實,容易脫扣導致螺絲釘即便擰下來了,也會卡在螺絲母里,因此如果拆機時碰到這種的手機會非常頭疼。
螺絲母拆卸測試
值得稱贊的是,榮耀6、錘子T1和小米4在拆卸過程中非常順利,拆卸螺絲釘時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情況。
小米4(共計10顆螺絲釘)
榮耀6(共計10顆螺絲釘)
錘子T1(共計N顆螺絲釘)
不過需要提到的是,在拆卸螺絲釘的過程中,小編著實被更具情懷的老羅打敗了,區區一個錘子,竟能從上面拆下多打14個以上的螺絲釘,而且共計三種款式,幸虧小編手里的工具比較齊全。
錘子T1
榮耀6
在第二層面板的選材上,錘子T1選用全金屬材質,榮耀6則是選用了塑料配金屬混搭,而小米4則是配備了最傳統、最常規的純塑料的選材,與其主打的高品質金屬風格有些內外不調。
3、按鍵材質
通常情況下,按鍵的品質是手機質量反饋的第一道門,但往往又被用戶所忽視。首先,除了鍵程舒適、彈力適中之外,很多國產廠商為了節約成本而將按鍵的排線部分貼合在一塊脆弱的塑料板上,甚至是直接貼合在手機的核心PCB控制板上,導致按鍵壽命偏低的結果。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榮耀6、錘子T1和小米4在這方面的表現。
如圖所示,三款手機的按鍵均加入了金屬貼片,在質量上是完全過硬的。而相比之下,錘子T1的按鍵設計更加精細,按鍵被螺絲釘巧妙的固定在了邊框上。其次是小米4,其金屬面板非常明顯,且用料較足。最后是榮耀6,其雖然也是采用了金屬材質,但用料并不多,乍看還以為是一塊塑料貼片。
4、散熱材質
手機,尤其是現在功能強大的手機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發熱量大,對散熱需求極其強烈。而大多數手機在散熱方面都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無非是金屬、硅脂、硅膠導熱等幾種常見形式。采用金屬貼片導熱的手機對手機結構設計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既要恰到好處的與機身底座相映襯,又要能夠起到散熱的作用。而采用硅脂硅膠的散熱方式則要簡單許多,也是最為常見的。
如圖所示,采用散熱工藝最難的應該是小米4,其內存芯片與底座有著巧妙的對稱設計。其次是錘子T1,其芯片上貼上了銅質貼片,輔以散熱硅膠,在成本上不亞于采用精巧散熱設計的小米4。最后則需要特別提到華為榮耀6的散熱設計,我們可以看到在芯片保護蓋上涂抹了一種名為石墨的全新散熱材料,該材料擁有散熱性能好,同時比一般硅脂散熱材料更輕,從而保證手機在重量上不會“超標”。
做工質量優劣指數:(越高越好,共計5顆★)
錘子T1:★★★★★
小米4:★★★★
精巧設計是對手機廠商工藝設計能力的考驗。在已知的手機當中,小編認為華碩ZenFone的內構設計非常精巧,這得益于華碩多年來在主板設計領域的底蘊。而對于錘子、小米這樣年輕的品牌來說,底蘊可能只是體現在用心程度。
小米4 LED補光燈離身設計
小米4 LED補光燈離身設計
榮耀6副面板金屬混搭設計
錘子T1 LED補光燈離身設計
如圖所示,錘子T1和小米4的補光燈離身設計是為了節省PCB版的用度,為其他元器件讓路。而榮耀6則是為了讓機身能夠達到更高的散熱效果,則采用了金屬混搭的設計工藝。
最后,總的來看,不論是新生兒錘子T1,還是擁有多年設計底蘊的榮耀6,以及目前人氣異?;鸨男∶?,在做工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通過簡單的拆機對比,這三款手機都沒有讓我們失望。如果一定要做個排名的話,我認為設計工藝以及做工品質最好的是錘子T1;而榮耀6不論是從外觀,還是到內在做工,都沒有給人以反差的印象,唯有美中不足的就是在散熱方面采用了比較常規的解決方案;最后,小米4雖然擁有極高的人氣,但在做工方面,即便是加入了金屬元素,但總體也確實不如錘子的工藝品質,尤其是內構通體采用了常規的塑料材質,與其宣傳初期的“鋼板”設計理念多少給人些許表里不一的印象。
一句話總結:
錘子T1:老羅設計的一個精致玩具
華為榮耀6:內芯強大且金屬設計內斂不張狂
小米4:雖小有改變,但總體脫離不開常規國產的影子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江蘇網視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