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智能互聯可以說是當前最熱門的話題,主機廠、零部件企業甚至是IT行業等都在該領域重點發力,伴隨著全球范圍內的智能硬件及物聯網的迅猛發展,掀起了一股汽車智能互聯的消費熱潮。蘋果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的陸續推出也持續的為這波熱潮加溫。 而在這股浪潮中,智能載體之間的互聯成為一個顯著特點。
伴隨著智能手機運算能力的日趨強大,更多的應用開始被下載到手機上,豐富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基于此,汽車行業中的前沿企業開始探索一套全新的解決方案,嘗試通過手機和汽車的互聯建立起車內與外界的聯系,增強駕乘者的安全及體驗。典型的代表有博世的mySPIN, Ford的APPlink等。對此,業界如何看待,基于手機的汽車互聯前景幾何?什么樣的手機互聯解決方案會更受歡迎?帶著這些問題,蓋世汽車網與博世聯合推出本期業界調查(調查時間9月9日—9月14日,參與人數1961位),調查共設7個問題,以下將根據調查結果及專家訪問進行綜合闡述。
調查1首先聚焦手機與汽車互聯未來的前景,結果表明對此業界觀點基本一致,汽車智能互聯的消費熱潮已經拉開帷幕,手機與車機的互聯將是未來的一大發展趨勢,近九成(占比87%)的參與者看好其未來前景。
近年來,“智能化”在汽車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化革命被看做是汽車行業未來的一大發展趨勢,目前,無論是整車企業還是汽車零部件企業甚至是一些IT企業都紛紛推出相關的產品和技術,而在新推出的車型上搭載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也已經漸成趨勢。
“智能化”范疇很廣,目前業界主流觀點將其大致分為兩大板塊——“智能”與“互聯”, 智能主要側重于汽車本身的功能;而互聯則是“智能化” 的更高層級,包括主動安全、駕駛便利和監控等,而在多數人看來,汽車與手機的互聯將是其中的重要環節。
智能手機的龐大市場讓本寄望于通過車載系統消除汽車內外信息屏障的愿景變得艱難,智能手機憑借應用軟件更新及時和應用豐富并極具個性化等優勢已經迅速成為導航和車內娛樂等功能的新載體,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主動將相關手機技術引入汽車,以期通過車機和手機的互聯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簡單的操作方式,并將駕乘安全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市場,這二者的融合使得中國天然成為一塊肥沃的車聯網土壤。”中國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方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未來,隨著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推廣及其運算能力的持續增強,業界普遍認為,車機與手機的互聯將會成為潮流。
手機和車機的互聯正在逐漸成為趨勢,但作為一股新興起的潮流,并沒有一套成熟的產業模式可供借鑒,在這個過程中,以消費者更佳的體驗和應有為目的,相關的廠商仍需進行更加詳實的市場調查,如手機和車機的鏈接方式、在手機互聯系統中加載那些應用軟件、采用怎樣的輸入方式等。
調查2的結果顯示,不需要借助其他設備便可實現手機和車機連接的方式更受歡迎,其中WIFI和藍牙分別獲得了50%和 24%的支持度。相對而言,需要借助數據線才能實現連接的USB受歡迎程度明顯偏低,只有13%。當前主流的手機映射解決方案都采用了USB和藍牙連接的技術. 比如mySPIN, 使用USB來傳輸影像和聲音, 在穩定通訊的同時,可以給手機充電。 藍牙可以傳輸聲音, 實現免提通話的功能。同時, 不能忽視一根USB線對用戶體驗的影響, 博世將在近期推出支持WIFI連接的解決方案。
在手機互聯系統中什么樣的應用會更受歡迎?調查3的結果表明,集成更多實用應用的手機互聯系統才能更受市場認可。其實手機互聯如智能手機一樣,在不影響手機正常使用即手機運算能力可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實用程序當然越多越好。而對于車主而言,理想的手機互聯系統至少需要具備導航、音樂、駕駛輔助、免提電話等功能。
而關于手機互聯軟件采用什么樣的輸入方式的調查結果同樣表明,越是便捷的方式越能獲得青睞,其中有43%的參與者選擇了“語音識別”。不過,國內多樣的發音方式對語音識別系統的精準度是一大考驗,目前已經有部分車型搭載了具有語音識別功能的車載系統,在體驗反饋中被詬病最多的就是其識別能力,基于此,有19%的參與者選擇了準確度更高的“手動輸入”。
另外,“模糊識別”也獲得了較高的支持率,模糊識別就是以大量的試驗數據為基礎,對系統進行辨識,確定相應的模糊規則,以此規則作為系統識別的依據,14%的參與者認為這樣的識別方式會更加高效。。
手機與車機的互聯是車聯網的一個組成部分,如大眾對車聯網的擔憂一樣,手機互聯的安全性同樣是消費者重點關心的話題,調查5中,有39%的參與者比較樂觀,看好手機互聯的安全性,23%的參與者則持相反觀點,選擇并不看好。另外,有多達38%的參與者謹慎的選擇了不好說。
其實,對于汽車互聯安全性的看法長期以來都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有業界專家認為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可以顯著提升汽車的安全性,而另外也有相當一部分的業內人士認為,正在逐步成為網絡終端的智能汽車的安全問題正在日益突顯。尤其是在360公司公布了特斯拉汽車應用程序流程的設計缺陷后,面對通過簡單設備便可輕松實現對特斯拉遠程控制的結果,大眾對車聯網安全性的擔憂更甚于往。車聯網之于汽車安全的意義到底是加成還是威脅,目前的技術條件下,業界還很難形成定論。
對于手機和車機的互聯,兩種觀點的碰撞同樣激烈。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曾表示,開放的移動互聯網和汽車、交通等產業融合,將產生巨大的化學效應。新的信息通信技術將變革當前的交通體系,也將改變汽車業的格局,形成一個全新的生態環境。而持相反觀點者則認為,與手機的互聯會讓智能汽車陷入到智能手機世界中現存的威脅中,增加遭受黑客攻擊的風險。
在我們的線下采訪中,有業界專家表示,很顯然,影響手機互聯安全性的核心因素就是技術的成熟度,不過也因為此,我們更加有理由相信,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車機與手機的互聯勢必會更加安全。博世通過使用私有協議來連接手機和車機,很好的解決安全性的問題。
實現手機和車機的互聯可以為車主帶來更加舒適的駕乘駕體驗,而增加這一便捷系統,消費者的心理價位是多少?調查6的結果顯示,多達71%的參與者選擇了200以下,而僅有8%的參與者愿意為其支付500以上。
費用是一個現實問題,對于多數參與者而言,價格仍是最敏感的話題,定價高低將直接影響其對手機互聯系統的認可度,畢竟目前多數手機應用都可以免費獲取,將其與汽車連接如果收費過高,消費者的接受度肯定將大打折扣。
而在愿意為什么樣的應用支付下載費用的調查中,駕駛輔助和導航獲得較高的支持度,分別占比33%和24%。這也與調查3的結果基本保持一致,導航和駕駛輔助系統相對更受消費者青睞。
駕駛輔助系統包括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剎車輔助系統、倒車輔助系統和行車輔助系統等,這些應用在一些品牌的高配車型上已經得以裝載,但都價格不菲,如果通過手機互聯系統可以以相對低廉的價格下載以上應用,消費者應會樂于接受。
導航已經成為車主的必需品,但在多數導航系統已經免費的當下,要想讓消費者支付費用去下載就必須具備相應的前提,如更加強大的功能和反應速度等。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
推薦閱讀:天津資訊網
網友評論
請登錄后進行評論|
0條評論
請文明發言,還可以輸入140字
您的評論已經發表成功,請等候審核
小提示:您要為您發表的言論后果負責,請各位遵守法紀注意語言文明